出处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1,共2页
同被引文献32
-
1黄维干.关于合并商誉处理的重大变化及面临的挑战——兼评有关具体会计准则[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7-30. 被引量:13
-
2卿伟春.企业商誉价值评估中的层次分析法[J].经济师,2007(10):294-295. 被引量:8
-
3熊剑,蒋基路.从美国商誉相关会计准则变迁看商誉会计误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7):45-48. 被引量:11
-
4黄世忠,陈箭深,张象至,王肖健.企业合并会计的经济后果分析——兼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计量属性的整合[J].会计研究,2004(8):30-39. 被引量:113
-
5宋夏云.未来商誉会计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1):118-121. 被引量:10
-
6郑少东.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与会计处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5(11A):74-75. 被引量:1
-
7张洪君.商誉的后续确认与计量问题探析[J].财会研究,2006(2):39-40. 被引量:2
-
8张晓莹.自创商誉到底该不该确认[J].财会月刊(下),2005(6):40-40. 被引量:4
-
9王勇,田云.建立我国商誉会计准则应明确的问题[J].财会研究,2006(3):25-26. 被引量:2
-
10胡北忠,王金源.商誉计量及财务处理浅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1-1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7
-
1宋小强,刘景梅.企业自创商誉的确认探讨[J].市场周刊,2009,22(6):100-101.
-
2曹慧.商誉会计理论思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6):48-51. 被引量:5
-
3苑泽明,陈广前.中美商誉会计准则比较[J].财会通讯(上),2008(7):104-105. 被引量:8
-
4姜崧.商誉主动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6):19-20.
-
5李谷音,李定清.基于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下的自创商誉反映[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6):24-26.
-
6包勇.关于商誉“超额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A股的实证数据[J].财政监督,2009(20):16-19. 被引量:2
-
7刘睿.论商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时代经贸,2012,10(4):183-184.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尹为醇.商誉会计变迁的综合分析[J].会计之友,2009(16):11-12. 被引量:2
-
2尹为醇.中美商誉会计变迁历程及其启示[J].财会通讯(上),2009(6):141-142. 被引量:2
-
3闫冰,张长学.国际商誉与我国商誉的比较[J].中国电子商务,2010(4):5-5.
-
4蒋基路,刘镇林.商誉信息系统:基于新超额收益论的计量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83-86. 被引量:1
-
5王博儇.中美会计准则比较: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200-201. 被引量:1
-
6程晋烽,吴美娜,吕仲涛.国际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比较与启示[J].时代经贸(下旬),2013(10):168-169. 被引量:1
-
7施伟,蔡艳婧.浅论我国商誉减值测试中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4(3):88-88. 被引量:4
-
8崔永梅,张英.企业合并商誉及其减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4(23):64-68. 被引量:10
-
9秦青蕊.商誉的特性及会计处理方法评析[J].经营管理者,2009(10X):31-31.
-
10罗俊琦.对商誉会计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J].财政监督,2013(36):13-14.
-
1黄宏辉,黎玉琴.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的现状分析及其改进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5(8):213-215. 被引量:3
-
2刘三昌.浅议或有负债审计[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7,19(3):51-52.
-
3李敏.物流成本会计建立的初步构想[J].上海会计,2004(1):15-16. 被引量:2
-
4林启云.公司盈余管理 舞弊与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9):16-19. 被引量:4
-
5姜东模.刍议企业价值基点——关注企业价值创造系统生命线[J].会计之友,2009(24):18-19. 被引量:2
-
6李青原.研发和广告支出摊销: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0):3-7. 被引量:5
-
7张志华,王致用.谈影响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专门事项[J].审计文摘,2006(7):63-64.
-
8徐维兰,刘慧.水运行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回问题探究[J].商,2016,0(35):290-290.
-
9周泉恭.论企业财物风险的控制与披露[J].财会月刊,1996(1):8-9.
-
10李晓慧.委托理财事项对会计报表审计的影响[J].财务与会计,2004(2):4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