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造应力区软岩巷道围岩变形与控制
被引量:
19
Deformation and its controlling of soft rock tunnel in the tectonic stress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构造应力区软岩巷道在原岩应力、工程应力、构造水平应力等作用下,围岩具有复杂变形力学机制,矿压显现为持续塑性变形破坏。通过建立围岩变形破坏的力学模型,对构造应力区软岩变形破坏特征、力学机制、应力转移过程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分析计算,提出了支护控制准则,为软岩巷道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
宋志敏
程增庆
张生华
机构地区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焦作大学
出处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0,共3页
Ground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
关键词
构造应力
软岩巷道
变形机理
控制准则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08
参考文献
6
1
Chen K S.A damage mechanics treatment of creep failure in rocK salt [J].International of Damage Mechanices,1997 (6).
2
孙训方 方孝淑.材料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80-120.
3
ZT比尼斯基.矿业工程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4
张玉军,孙钧.
锚固岩体的流变模型及计算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1994,16(3):33-45.
被引量:35
5
陈荣,彭伟东,尹建华,胡正东,葛修润,丰定祥.
砂固结预应力锚杆的试验及其数值模拟[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3):330-333.
被引量:18
6
陆士良 汤雷.锚固支护技术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65-80.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李孟楼,袁伟,周嘉熹,席忠诚,任增武.
黄斑星天牛幼虫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89,4(2):89-93.
被引量:4
2
吴玉山,岩土力学,1992年,13卷,1期
3
徐海滨,岩土力学,1992年,13卷,1期
4
张玉军,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5
郭树高,1990年
6
孙钧,地下结构有限元法解析,1988年
7
林韵梅,实验岩石力学,1984年
8
郑强,1983年
9
郑颖人,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指南,1983年
10
于学馥,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1983年
共引文献
57
1
姜浩亮,汪仁和,白蓉.
深大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有限元分析[J]
.山西建筑,2007(8):101-102.
被引量:2
2
曹振平.
子洪水库弧形闸门破坏原因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3):66-66.
被引量:1
3
李国富.
井巷预注浆围岩强化防突水技术研究[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22(1):109-111.
被引量:2
4
潘寿东.
无塔架缆索吊装及单肋合龙联合技术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安装上的应用[J]
.铁道标准设计,2006,26(1):57-61.
被引量:4
5
潘寿东.
斜靠式系杆拱桥主、斜拱圈安装施工技术[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19(1):122-127.
被引量:3
6
杨运峰.
古汉山矿极软岩巷道控制技术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5,33(12):26-28.
7
耿庆生,宋志敏,张振兴,李国富.
极软岩巷道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J]
.中州煤炭,2006(5):3-5.
被引量:1
8
李东峰.
高瓦斯煤层巷道变形特征及支护技术研究[J]
.山西煤炭,2007,27(1):29-30.
9
覃卫民,葛修润,王浩.
砂固结内锚头预应力锚杆试验研究及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4):769-774.
被引量:5
10
张思峰,周健,李艳梅.
砂固结预应力锚杆锚固性能的颗粒流数值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A01):2921-292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10
1
贾剑青,王宏图,李晓红,胡国忠,李慧民,李开学.
大跨度地下空间支护体系应力监测与稳定性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z2):3667-3672.
被引量:13
2
姜耀东,赵毅鑫,刘文岗,李琦.
深部开采中巷道底鼓问题的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4):2396-2401.
被引量:341
3
蔡成功.
卸压槽防突措施模拟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2):3790-3793.
被引量:12
4
刘泉声,张华,林涛.
煤矿深部岩巷围岩稳定与支护对策[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1):3732-3737.
被引量:158
5
王悦汉,张东升.
巷道围岩卸压机理的力学模型[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3(2):2-4.
被引量:5
6
王卫军,冯涛.
加固两帮控制深井巷道底鼓的机理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5):808-811.
被引量:138
7
周宏伟,谢和平,左建平.
深部高地应力下岩石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
.力学进展,2005,35(1):91-99.
被引量:428
8
董方庭,宋宏伟,郭志宏,鹿守敏,梁士杰.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J]
.煤炭学报,1994,19(1):21-32.
被引量:692
9
孙晓明,何满潮.
深部开采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2):166-169.
被引量:266
10
史天生.
巷道交岔点的围岩变形规律及支架计算方法[J]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4,4(5):7-1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9
1
勾攀峰,张振普,韦四江.
不同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破坏特征的物理模拟试验[J]
.煤炭学报,2009,34(10):1328-1332.
被引量:31
2
勾攀峰,韦四江,张盛.
不同水平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模拟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27(2):143-148.
被引量:75
3
柴华彬,张彦宾,程立朝,邹友峰.
深部巷道交岔点围岩变形及稳定性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27(2):200-204.
被引量:21
4
郜进海,镐振,吕兆恒.
构造应力区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4):409-414.
被引量:14
5
王磊,赵建忠,李传森,李文涛.
顶板爆破预裂控制煤岩巷道底鼓的可行性研究[J]
.煤炭技术,2014,33(4):106-109.
被引量:1
6
杜江腾.
不同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底鼓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
.煤,2015,24(3):68-70.
被引量:1
7
贾强,刘旭.
高应力矿区工作面的合理布置[J]
.四川地质学报,2015,35(2):246-248.
8
田成东,白海波.
巷道尺寸及布置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
.煤矿安全,2015,46(8):220-223.
被引量:3
9
杨本生,王仲永,贾永丰,孙利辉,高斌.
深部高应力工程软岩巷道非连续“双壳”围岩控制机理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32(5):721-727.
被引量:18
10
李东辰,于常伟,刘鸿昌.
九龙矿回风巷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及耦合支护技术分析[J]
.煤炭与化工,2015,38(11):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8
1
刘小虎,姚直书,程桦,查文华,吴捷豪.
深井穿尖交岔点突变失稳机制分析及应用[J]
.岩土力学,2022,43(S01):521-531.
被引量:1
2
黄庆享,郭强,曹健,钱万学,侯挺,赵轩.
软岩大变形巷道破坏机理与支护技术[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0(6):934-941.
被引量:29
3
王襄禹,柏建彪,陈勇,胡忠超.
深井巷道围岩应力松弛效应与控制技术[J]
.煤炭学报,2010,35(7):1072-1077.
被引量:38
4
朱建明,冯锦艳,彭新坡,徐金海.
露井联采下采动边坡移动规律及开采参数优化[J]
.煤炭学报,2010,35(7):1089-1094.
被引量:28
5
张在金,王林,王卫军.
高水平应力对复合顶板巷道稳定性影响的分析[J]
.采矿技术,2011,11(5):29-31.
6
黄龙现,杨天鸿,李海洲,文将贤.
巷道围岩破坏形式与原岩应力场的关系研究[J]
.金属矿山,2011,40(10):31-35.
7
勾攀峰,辛亚军.
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顶板结构体稳定性分析[J]
.煤炭学报,2011,36(10):1607-1611.
被引量:30
8
钟林.
煤柱宽度对沿空巷道围岩影响分析[J]
.中国煤炭,2012,38(2):53-56.
被引量:14
9
黄龙现,杨天鸿,李现光,郑超.
地应力场方向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矿业,2012,21(4):105-107.
被引量:6
10
吴占瑞,漆泰岳,钟林.
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2):44-49.
被引量:11
1
李国富.
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3,20(2):50-52.
被引量:30
2
张生华.
构造应力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与控制研究[J]
.矿业工程,2003,1(3):14-18.
被引量:3
3
周向志.
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分析及主要对策[J]
.煤矿开采,2001,6(3):41-42.
被引量:3
4
软岩支护[J]
.能源与节能,2015,0(1):53-53.
5
刘照辉,王志云.
综采工作面超前掘巷过断层构造带技术[J]
.中州煤炭,2009(12):65-66.
被引量:5
6
韩勤.
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J]
.能源与节能,2015(9):174-175.
7
黄旭.
复杂环境下软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J]
.金属矿山,2009,38(3):32-34.
被引量:2
8
赵华玮,代学灵,王德文.
极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技术研究[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22(2):87-89.
被引量:2
9
谷平军.
底鼓对深部软岩变形的影响及控制对策[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7(2):23-25.
被引量:5
10
赵学斌.
复杂条件下注浆加固技术[J]
.煤矿开采,2013,18(2):58-60.
被引量:6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