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 被引量:17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对村落公共空间作出概念界定与理想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对苏北窑村村落公共空间演变的实地考察,提出了乡村社会变迁中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正式公共空间趋于萎缩与非正式公共空间日益凸现的大致趋势。村落公共空间在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演变趋势正折射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及其性质所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正式公共空间的萎缩引发乡村“捆绑式社会关联”的解体,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凸现则带来乡村“自治性社会关联”发生的可能,乡村社会的整合不再主要是建立在外部的“建构性秩序”基础之上,而是更多的依靠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
作者 曹海林
出处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73,共13页 China Rural Survey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村落公共空间演变与乡村社会秩序重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4SJD84001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陈劲松.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
  • 2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24-134. 被引量:556
  • 3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 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5页.
  • 5童星,崔效辉.由强制性关系到契约性关系——试论农村经济交易基础的变更[J].江苏社会科学,2000(5):101-105. 被引量:5
  • 6吴毅.公共空间[J].浙江学刊,2002(2):93-94. 被引量:31
  • 7周晓虹.《西方社会学理论历史与体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1页.
  • 8保罗·康纳顿(connerton.《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 9迪尔凯姆(E Durkheim).《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商务印书馆,1999年..
  • 10哈贝马斯.《公共领域》(1964),《文化与公共性》,第125页,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

二级参考文献34

引证文献179

二级引证文献20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