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慢性肝炎辨证治疗中的伏气问题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火毒少阳郁滞证 证候:“慢肝”免疫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明显损害。黄疸或无黄疸、面不垢浊、色不晦暗、口苦口干、唇燥渴饮、心烦不寐、心下如灼、或嘈杂似饥而纳差、便结或溏热而滞、尿赤或黄赤或短,舌赤或边赤或绛、苔薄黄而干,脉弦或弦数或弦滑。
作者
匡萃璋
机构地区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2-45,共4页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肝炎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伏气
分类号
R259.126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90
1
孟玮,邱世翠,刘志强,韩兆东,张海霞.
白花蛇舌草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和IL-2生成的影响[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4,27(4):256-257.
被引量:13
2
孟玮,刘志强,邱世翠,韩兆东,张海霞.
白花蛇舌草对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9):570-570.
被引量:20
3
王薇,王文正.
补肾法抬疗慢性活动性肝炎30例[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11):16-17.
被引量:7
4
何中华.
肾阳虚损与慢性乙型肝炎初探[J]
.陕西中医,1993,14(9):409-410.
被引量:2
5
史大卓,李芮,顾振东.
伏气温病与急性白血病——附30例临床分析[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4):38-39.
被引量:7
6
胡朝阳,张晓妍.
温肾健脾解毒活血法治疗无症状HBsAg阳性50例小结[J]
.河北中医,1994,16(4):13-13.
被引量:4
7
李若钧.
肺胀伏邪的演化规律和特点[J]
.山西中医,1994,10(2):3-4.
被引量:7
8
杨海燕.
垂盆草冲剂治疗慢性乙肝200例临床观察[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44-44.
被引量:19
9
匡萃璋.
现代科技知识背景下的中医学[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4-7.
被引量:6
10
李德龙.
清热解毒益气活血法治疗乙型肝炎之管见[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3):41-4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7
1
刘震,姚乃礼.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古今认识[J]
.中医药学报,2005,33(6):56-58.
被引量:8
2
曹艺.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07,13(4):91-93.
被引量:5
3
匡萃璋.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个参照系、两种对象的互勘[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2):82-87.
被引量:15
4
叶霜.
伏邪理论发挥[J]
.中国医药学报,2000,15(6):17-21.
被引量:26
5
贾红伟,鞠大宏,吴萍,徐世杰,赵宁,吕爱平.
宣发膜原法治疗痹证的理论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7):1-2.
被引量:11
6
张文娟,韩凌,危建安.
从免疫性炎症疾病复发特征试论中医伏邪的生物学基础[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2):236-240.
被引量:3
7
王再涛.
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述评[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0):82-84.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朱佩轩.
伏邪源流及理论发微[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7):194-196.
被引量:24
2
郑香春,刘金民.
癫痫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析[J]
.中医药学报,2008,36(1):1-6.
被引量:5
3
周小军,田道法,王士贞.
EB病毒感染与中医“伏邪”[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7(1):3-4.
被引量:1
4
吕爱平,吴萍,鞠大宏,贾宏伟,李梢,徐世杰,赵宁,肖诚,吴皓,滕静茹,李艳,王少君,周桂琴,张浩,王安民.
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探讨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505-507.
被引量:14
5
彭锦,闪增郁.
中医证候研究的反思[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23-23.
被引量:2
6
舜华.
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浅识[J]
.中医药学刊,2005,23(2):321-321.
被引量:10
7
彭锦,闪增郁.
中医证候研究的反思[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2):6-7.
被引量:6
8
邸若虹,李永健,崔花顺,何新慧.
辨证论治的困惑与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4):259-260.
被引量:8
9
贾红伟,赵宁,张皖东,鞠大宏,徐世杰,赵宏艳,吕诚,赵林华,魏来,铃木聪,李艳,王少君,滕静如,王安民,吕爱平.
宣发膜原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IL-6和IL-10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818-820.
被引量:14
10
李艳,赵宁,贾红伟,张皖东,吕诚,赵宏艳,赵林华,吕爱平.
痹证中医治则治法研究概况[J]
.中医杂志,2005,46(12):946-947.
被引量:5
1
魏云生.
小议“伏气”[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6(1):16-17.
2
匡萃璋.
慢性肝炎辨证治疗中的伏气问题[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2):44-48.
被引量:4
3
胡宏普,曹祖盛.
治外感高热当察“伏气”[J]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6):35-35.
被引量:1
4
沈鼎荪.
伏气病因学说刍议[J]
.新中医,1990,22(3):10-12.
5
司敏.
暑病的发生与气候、体质的关系[J]
.江西中医药,2012,43(10):5-6.
中国医药学报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