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流通领域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被引量:
3
The Labor in Circulating Field is the Labor Creating Valu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承认流通领域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是对马克思关于流通领域价值创造原理的一种更新或更替,属理论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流通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与事实相符,是劳动形式变化和劳动内容延伸的结果和表现,是以总体劳动者的总体劳动的形式参与价值创造的。
作者
张思锋
马新文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84,共3页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关键词
流通领域
价值创造
生产劳动
分类号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1
胡仪元.
确定创造商品价值劳动范围的一个新视角[J]
.理论导刊,2002(8):34-35.
被引量:4
2
李顺荣.
生产力发展与劳动价值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1):48-51.
被引量:5
3
程恩富.深化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N].光明日报,2001—09—2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00-10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程恩富.深化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N].光明日报,2001—09—25.
2
李顺荣.
生产力发展与劳动价值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1):48-5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6
1
李敏.
流通领域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J]
.消费导刊,2009,0(5):241-241.
被引量:1
2
胡仪元.
确定创造商品价值劳动范围的一个新视角[J]
.理论导刊,2002(8):34-35.
被引量:4
3
胡仪元.
现时代商品价值源泉的系统阐释[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7-11.
4
胡仪元.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新探——劳动价值论的视角[J]
.开发研究,2009(4):42-45.
被引量:8
5
胡仪元.
生态补偿的劳动价值论基础[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20(1):58-61.
被引量:7
6
张学军.
论夫妻一方婚后所得财产性知识产权的归属[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3):33-4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7
1
杜丙辰,杜小伟,吴海平.
新自由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0):23-26.
被引量:3
2
蒋永穆,姚树荣,刘承礼,曾忠东.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18次会议”综述[J]
.教学与研究,2005(1):89-92.
被引量:2
3
屈炳祥.
质疑“泛价值论”——与刘有源等学友商榷[J]
.经济评论,2005(2):38-42.
被引量:4
4
邢淼.
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理论观点综述[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3):30-33.
被引量:1
5
程恩富,大卫.科茨.
新自由资本主义、全球化和社会主义——中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话[J]
.经济学动态,2005(4):15-21.
被引量:8
6
胡仪元.
关于流通领域劳动价值问题的思考[J]
.理论探索,2005(3):59-61.
被引量:3
7
程建华.
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三种劳动及作用[J]
.经济经纬,2005,22(3):8-9.
被引量:1
8
贾根良.
西方异端经济学传统与中国经济学的激烈转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5(3):43-51.
被引量:28
9
萧灼基.
国企改革要加大力度 加快进度[J]
.中外企业家,2005(5):18-19.
被引量:4
10
魏杰,谭伟.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J]
.经济纵横,2005(6):2-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卫兴华,孙咏梅.
2005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J]
.经济学动态,2006(4):18-30.
被引量:12
2
胡仪元.
流通领域价值的决定及其讨价还价模型[J]
.理论探讨,2007(4):105-107.
被引量:3
3
郭琦,王雅彬.
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8(33):91-9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吕文慧.
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效率与公平[J]
.经济经纬,2007,24(2):27-30.
被引量:15
2
王虎中,柳建平.
和谐社会构建——一个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2007(2):181-184.
被引量:3
3
史耀波,温军,李国平.
从起点和过程公平的视角论公平与效率[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3):39-43.
被引量:8
4
蔡陈聪.
试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J]
.理论探索,2007(3):13-15.
被引量:1
5
陆剑杰.
哲学视野中的中国经济学争论[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3(4):21-28.
6
赵峥.
我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三十年:理论回顾与述评[J]
.经济体制改革,2008(5):5-9.
被引量:6
7
李晓西,刘涛,刘一萌,裘越芳.
改革开放30年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与进展[J]
.财贸经济,2008,29(11):11-25.
被引量:2
8
赵峥.
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回顾[J]
.现代经济探讨,2008(11):5-9.
被引量:2
9
叶周,张坤.
商业劳动价值的地位研究——我国商业改革的认识[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4):18-22.
10
董志贵.
“公平”的理论思考及政策选择[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129-133.
被引量:3
1
张天性,封希德.
总体劳动者作为“个人”的所有制——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内涵的探索[J]
.财经科学,1991(4):36-39.
2
“十二五”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J]
.政协天地,2010(10):1-1.
3
夏炳荣,潘金明.
东西合作的新探索——西部大开发中的“浙江模式”初探[J]
.中国金融,2008(4):27-29.
被引量:2
4
攸全,草英.
商业劳动是非生产劳动[J]
.中国经济问题,1983(S1):25-32.
5
黄莉伟.
论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3):76-78.
6
胡宇辰.
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
.当代财经,2004(11):76-80.
被引量:27
7
辛宝海,李邦敬.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再认识[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6):51-53.
8
夏子贵.
新的历史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J]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2):1-4.
9
保险业可参与新疆开发区建设[J]
.保险研究,2012(11).
10
马微.
国有资产形式变化与职能变化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6-19.
理论探索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