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
19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类型,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具体到某一模式,必须有其独特的构架.本文旨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
李桂霞
钟建珍
王立虹
机构地区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4-6,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基金
国家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模块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
办学类型
双重目标
学校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52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31
同被引文献
594
引证文献
192
二级引证文献
981
参考文献
8
1
李兴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OL].http:www.tech.cn/conference/forum/research/6320.shtml,.
2
于天罡.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2):19-21.
被引量:82
3
吕鑫祥.
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2,19(2):75-81.
被引量:17
4
王前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0):20-22.
被引量:220
5
刘欣.高职办学的技术特色与互动模式 [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6
曾冬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OL].http://www.edu.cn/20020927/3069175—1.shtml,.
7
孙中范.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3(3):40-43.
被引量:26
8
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Z].,2004—6—1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孟广面.面向21世纪的技术与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
杨金土.振兴技术教育迎接新挑战,面向未来的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定位与对策[J].教育研究,1999,(2).
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定位与对策[M].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999(2)..
5
杨朝祥.追求卓越的技职教育[M].台湾地区教育部,2000,5..
共引文献
331
1
朱爱云,彭庆峰.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2):39-40.
被引量:1
2
李大云,王昶.
产学合作推动珠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123-124.
被引量:1
3
贾秀花,李晓坤.
商务英语专业实现实用性价值的有效途径[J]
.商场现代化,2008(20):385-385.
4
李德俭,李春友.
困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因素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5):8-10.
5
邹剑.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1334”体系思考[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S1):60-62.
6
林文超.
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08(10):166-167.
被引量:2
7
马奇柯.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讨[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11-13.
被引量:1
8
裴前方,刘培培,裴源远.
积淀人文精神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时代文学,2009(12):194-195.
9
胡黄卿,陈菲莉.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
.硅谷,2008,1(11):136-137.
被引量:20
10
韩慧萍,范群英,包艳宇.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新模式[J]
.时代文学,2008(8):197-19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94
1
陈玉荣.
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6):123-125.
被引量:50
2
施昌海.
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刍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S1):16-17.
被引量:4
3
吴明晖,颜晖,陈观林,王泽兵,钟晴江.
多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S1):66-68.
被引量:22
4
韩高军.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
.科教文汇,2007(31):92-93.
被引量:11
5
查建中.
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1-6.
被引量:910
6
陈彦,凌云.
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职教论坛,2004,20(5):4-5.
被引量:15
7
任雅玲.
后现代课程观对大学写作教学的启示[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5):24-26.
被引量:1
8
唐宇凌.
论经济全球化与旅游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33-33.
被引量:2
9
彭鹰,高欢.
论高师体育生的能力结构[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4):27-29.
被引量:4
10
范铁明.
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素质与知识建构[J]
.电影评介,2008(2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92
1
陈玉荣.
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6):123-125.
被引量:50
2
施昌海.
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刍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S1):16-17.
被引量:4
3
卓杰先,蒙军,兰政.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体育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J]
.教育探索,2008(5):82-83.
被引量:6
4
李炘琪,李文高,苟泽志.
边远地区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2008,23(6):124-127.
被引量:2
5
丁殿坤.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6):14-15.
被引量:3
6
倪呈英.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1):173-174.
被引量:3
7
何培香.
用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堂教学[J]
.消费导刊,2008,0(20):157-158.
8
郭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206-206.
被引量:1
9
汪亚明.
“双元互补、竞相发展”走出高职师资建设困境[J]
.教育与职业,2005(36):58-59.
被引量:8
10
刘耘.
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6(5):7-9.
被引量:155
二级引证文献
981
1
张一平,宋林.
基于云南区域物流产业需求探讨高等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作家天地,2020(23):48-49.
2
尤萍娜,黄志锋.
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0(6):93-98.
被引量:7
3
吴明科.
基于应用型数学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0,49(9):122-123.
4
范凯,刘庶.
融媒体视阈下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22,8(11):63-66.
5
陈春宇,纪瑞锋,关向东,王晓玉,颜雯,王坤,李晓菁,李卫东.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研究探索——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7):37-41.
被引量:2
6
华宇鹏,孟根其其格.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0):143-144.
被引量:9
7
郭进京.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14(3):231-234.
被引量:2
8
丁思红.
黄宗羲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120-122.
被引量:1
9
张铁耀.
景德镇陶瓷中小企业创新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之道[J]
.华章(初中读写),2007(6).
10
郭红.
浅论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9(5):75-75.
1
邓志新.
中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继续教育,2012,26(1):48-50.
被引量:36
2
管雪梅.
从课程设置看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人文教育的困境——以甘肃省3所高职院校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25):82-85.
3
李桂霞,丛军.
“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4):137-139.
被引量:9
4
潘国青.
九年一贯制办学实践的回顾与思考[J]
.上海教育科研,2015(10):9-13.
被引量:10
5
张丽娟.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
.文学教育(中),2014(1):145-145.
被引量:6
6
王珍.
公平与效率:教育改革的双重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公平”系列讲话为视角[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2):21-22.
被引量:1
7
曾路,黄斌.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重目标[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9):89-89.
8
袁淑芹.
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5):59-59.
9
邓显君.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创新[J]
.启迪与智慧(中),2016,0(2):44-44.
10
刘晓雨.
浅谈课堂中如何进行高效教学[J]
.戏剧之家,2014(9):314-314.
教育与职业
2005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