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访工作:将“群体性事件”消弭于未萌期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5年发表的《社会蓝皮书》表明,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经从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与“群体性事件”相伴的是信访的激增。2003年被中国媒体称为是“信访洪峰年”。然而,到了2004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比2003年上升11.7%;接待群众来访批次、人次,分别比2003年上升58.4%和52.9%。所以,可以这么说,要处理好“群体性事件”,就必须处理好信访问题。
作者
邵道生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处
《廉政瞭望》
2005年第9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信访工作
“群体性事件”
中国
接待方式
社会矛盾
人本主义
分类号
D632.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70
1
刘泽照.
社会转型期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政策考量[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21(4):5-7.
被引量:3
2
彭知辉.
论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及其管理[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0(2):85-88.
被引量:5
3
刘剑雄.
中国的政治锦标赛竞争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08,5(3):24-29.
被引量:65
4
朱勇钢,张水辉.
重大突发性事件舆情监报与群体性事件预防[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9-82.
被引量:6
5
张兆端.
国外境外关于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之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2,14(1):76-80.
被引量:28
6
安呈斌.
网上群体性事件特点成因分析及处置对策建议[J]
.公安研究,2007(10):33-37.
被引量:19
7
纪德尚,刘宁,孙莉莉.
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97-98.
被引量:4
8
赵丽.
城市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J]
.消费导刊,2008,0(7):232-232.
被引量:3
9
李路路.
和谐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协调[J]
.探索与争鸣,2005(5):2-6.
被引量:23
10
周巍,黄琴.
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13(5):1-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窦浩铭,夏张扬.
高校网络舆论阵地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影响[J]
.山东青年,2019,0(12):45-45.
2
王协舟,张聪.
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综述[J]
.图书馆建设,2010(4):27-32.
被引量:4
3
徐超.
外部学者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要素分析[J]
.知识经济,2011(11):58-60.
被引量:3
4
景跃进.
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4):74-88.
被引量:28
5
秦健.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多发成因的思考[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26(3):18-20.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辛文卿.
信任社会资本的培育与群体性事件治理[J]
.新疆社科论坛,2011(3):71-74.
被引量:2
2
王利明.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5(6):60-70.
被引量:57
3
容志.
群体性事件的现场演进与化处机制分析:制度行为视角[J]
.湖北社会科学,2012(9):20-24.
被引量:3
4
毛德松.
峰会外交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5):99-111.
被引量:4
5
王翼.
“包容性发展”:全球化语境中的时代命题——兼析“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要义[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4):60-69.
被引量:16
6
张立荣,黄怡宁.
共识、分歧与展望:近年来国内基层维稳路径研究述评[J]
.社会主义研究,2013(3):117-122.
被引量:6
7
朱倩,林震.
浅议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公众参与[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3):105-108.
被引量:4
8
蒋俊明.
利益协调视域下公众参与型公共政策机制建构[J]
.政治学研究,2013(2):29-36.
被引量:27
9
杨立华,张云.
环境管理的范式变迁:管理、参与式管理到治理[J]
.公共行政评论,2013,6(6):130-157.
被引量:32
10
谢治菊,姚莉.
基层公务员对社会管理的认知偏差及矫正——基于贵州等省的实证调查[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28(3):5-10.
1
刘晓林.
检查团的“四个转”[J]
.观察与思考,1999(1):6-9.
2
培训费出新规,这些“红线”需牢记[J]
.四川党的建设,2017(4):74-75.
3
师延领.
我国地方政府公务接待方式的历史沿革[J]
.传承,2014(2):106-107.
4
数字[J]
.新世纪周刊,2008,0(2):18-18.
5
颜良成.
群体性事件高发现象透视[J]
.政府法制,2010(5):4-6.
6
陈新玲.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
.政府法制,2007(04X):26-26.
被引量:2
7
“群体性事件”考验中国[J]
.领导科学,2005(17):18-19.
被引量:1
8
李蔚,曾庆香.
群体性事件对峙双方的正当性建构[J]
.传媒观察,2009(4):31-33.
9
朱瑞和,马建军.
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J]
.新长征(党建版),2012(1):54-54.
10
岳瑞霞.
嘉祥县法院改进“院长接待日”制度[J]
.山东审判,1996,13(12):27-27.
廉政瞭望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