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以人为本的现实诠释 被引量:6

Explanation of Human Ori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人为本是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进步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正是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生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使这一科学理论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演绎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精彩篇章。执政为民的理念,亲民的形象,爱民的情怀,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提示我们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
作者 邓如辛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共5页 Academic Exchange
  • 相关文献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11

  • 1袁稻香.论新时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5):148-149. 被引量:11
  • 2卢元镇.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3)[N].大众科技报,2006-08-17.
  • 3任仲平.我们准备好了吗[N].人民日报,2006-05-22.
  • 4胡锦涛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
  • 5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2000.
  • 6胡锦涛.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
  • 7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009.
  •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 9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7-06-26(1)
  • 10刘文初.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三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28(1):116-11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