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一种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有赖于教育的社会功能之发挥。我国千百年来的古代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教育在古代仅是培养“官”的工具。明清徽州教育中出现了书院的繁荣,成为古代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徽州书院教育力矫传统教育在培养人才、开发民智、传播文化、普及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充分发挥了教育自身的社会功能,对徽州文化的发达和此后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
张晓婧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3-76,共4页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古代教育
徽州书院
社会功能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97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4
1
明史[O].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
2
杨斌.
教育的期望功能与实效功能[J]
.教育评论,1991(4):4-7.
被引量:2
3
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
郑玉.师山集[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戴震.戴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
歙县志[O].民国
7
[清]施璜.还古书院志[O].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8
孙成岗.
论明清徽州的书院[J]
.史学集刊,2001(2):32-36.
被引量:8
9
[明]李梦阳.空同集[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吴建华.清代徽州状元[J].徽学,.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谢肇淛.五杂俎[M].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
2
徽州府志[Z].道光刻本.
3
吴炜.篁墩程朱阙里乞(氵丽)宸翰疏[A].歙县志[Z].民国刻本.
4
王世贞.赠程君五十寿序[A].弇州山人四部稿[Z].
5
歙县志[Z].民国刻本.
6
黟县续志[Z].道光刻本.
7
婺源县志[Z].道光刻本.
8
西关章氏族谱[Z].
9
祁门县志[Z].万历刻本.
10
明故处士南滨方公行状[A].方化会宗统谱[Z].
共引文献
397
1
王波.
儒家民本思想与封建专制政治之契合与冲突[J]
.云南社会科学,2004(4):104-108.
被引量:6
2
王世光.
戴震哲学与《几何原本》关系考辨[J]
.史学月刊,2002(7):37-42.
被引量:3
3
李兰芝.
焦循的易学诠释学[J]
.周易研究,2001(1):10-20.
被引量:1
4
陈科华.
中道生活:在应然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J]
.河北学刊,2004,24(6):46-49.
被引量:1
5
汪晓梦.
传统家族文化与我国家族企业管理[J]
.乡镇经济,2005,21(1):33-36.
被引量:8
6
王晓骊.
情感化·理性化·审美化——宋词和宋人的文化追求[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66-69.
7
张晶萍.
从形而上的思辨到人伦日用的关怀——关于乾嘉考据学者的义理观的探讨(之一)[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1):25-29.
被引量:1
8
陈修亮.
试论惠栋《周易述》的治易特色[J]
.周易研究,2005(1):40-48.
被引量:3
9
王成.
传统勇毅思想与当代道德建设论要[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3-66.
10
王成.
传统明智思想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64-67.
同被引文献
24
1
李琳琦.
清代徽州书院的教学和经营管理特色[J]
.清史研究,1999(3):70-73.
被引量:8
2
李琳琦.
略论徽州书院与徽州学术思想之演变[J]
.学术界,1998(6):35-38.
被引量:5
3
张雨青.
安徽书院考[J]
.安徽史学,1985(5):64-66.
被引量:6
4
白新良.
安徽书院考述[J]
.史学集刊,1993(2):59-66.
被引量:6
5
江超.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资金来源[J]
.黑龙江史志,2014(1):40-41.
被引量:2
6
李琳琦.
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J]
.历史研究,2001(6):173-176.
被引量:7
7
孙成岗.
论明清徽州的书院[J]
.史学集刊,2001(2):32-36.
被引量:8
8
汪昭义.
从竹山书院看徽州的书院文化情结[J]
.黄山学院学报,2005,7(2):17-20.
被引量:8
9
汪青松.
敬敷书院与皖江文化的和合内涵[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6):10-12.
被引量:3
10
张晓婧.
明清徽商兴办书院的动机及其社会功能[J]
.大学教育科学,2006(1):69-7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宋德如,余萍.
安徽古代书院研究述评[J]
.滁州学院学报,2018,20(3):102-10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祖艳.
安徽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家庭观[J]
.宿州学院学报,2019,34(4):43-46.
被引量:4
1
江超.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资金来源[J]
.黑龙江史志,2014(1):40-41.
被引量:2
2
姚会元.
徽商的启示:商亦不必奸[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4):47-50.
被引量:3
3
刘秉铮.
漫话徽州书院与学术之关系[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2):100-106.
被引量:3
4
詹海波.
略论明清徽州书院[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1):141-143.
被引量:1
5
江超.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官学化[J]
.黑龙江史志,2014(5):287-288.
被引量:1
6
林祥瑞.
漳州人与国子监[J]
.闽台文化研究,2009,0(2):63-67.
7
郝建平.
从古代教育看中华文明的传承[J]
.阴山学刊,2004,17(4):67-73.
被引量:1
8
张连生.
江苏古代教育史概述[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0(4):45-48.
被引量:1
9
王易.
徽州书院及其与徽商的互动关系[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80-82.
被引量:2
10
赵焰.
徽州人与徽州商人[J]
.度假旅游,2007,0(Z1):170-181.
被引量:1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