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批判的三大内在矛盾
被引量:9
Three Major Contradictions in the Mass Culture Criticism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8,共9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21
-
1美国《每月评论》编辑部文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5,.
-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0页.
-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
4.《卢卡契谈话录》[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46、48页.
-
5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M].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79、169页.
-
6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92页.
-
7马尔库塞.《单面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
8J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
9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M].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145页.
-
10G索罗斯.《论全球化》[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13页.
共引文献1654
-
1黄军华.试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借鉴[J].理论导报,2008(6):24-25.
-
2陈云,刘石营.论民族国家利益在"一边倒"政策中的作用[J].华章(初中读写),2007(10):45-45.
-
3张云峰.《人鱼小姐》中的愚人形象[J].电影评介,2006(15):48-50.
-
4庄福龄.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4(4):8-11. 被引量:1
-
5吴克峰.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
6陈尤文.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
7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8叶险明.马克思的工业文明理论及其现代意义(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49-56. 被引量:11
-
9郑春燕.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以施米特宪法思想中的对抗理论为背景[J].浙江学刊,2004(4):121-126. 被引量:18
-
10陆剑杰.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合式”解读——写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之际[J].南京社会科学,2004(8):1-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5
-
1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J].文艺研究,1998(3):22-31. 被引量:73
-
2刘春.法兰克福学派与大众文化批判[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2,17(3):62-72. 被引量:2
-
3陶东风.文化批判的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1997(3):65-71. 被引量:22
-
4黄志秋.文化与社会主体地位的确定——兼论列宁的文化观[J].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9,18(4):2-7. 被引量:2
-
5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1994(2):115-127. 被引量:105
-
6张殿元.批判研究:广告文化传播的另类解读[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5):84-87. 被引量:7
-
7卞智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4):36-46. 被引量:18
-
8唐谊军."新闻意识"初论[J].新闻记者,2004(12):27-29. 被引量:4
-
9杨春时.开展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J].文艺争鸣,2005(2):6-9. 被引量:16
-
10童世骏.风险社会、文明冲突和永久和平[J].读书,2002(5):91-9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9
-
1陈林侠.论当下韩国电视剧的审美悖论 以《大长今》为核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2):46-52. 被引量:6
-
2李鸣.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变迁[J].理论界,2007(2):107-108. 被引量:1
-
3陈勇,胡步芬.作为消费社会文学文本的媒介现象——对央视《百家讲坛》的个案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6):41-45. 被引量:2
-
4何雪莲.敞开式封闭:当大学遭遇消费主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9,25(2):15-19. 被引量:3
-
5张文锋.立场与方法:反思中国当代广告文化批判研究[J].文化学刊,2012(1):53-57. 被引量:1
-
6张文锋.立场与方法:反思中国当代广告文化批判[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4):8-12.
-
7姚文放.“批判”话语的谱系学研究[J].中国文学批评,2015(1):57-70. 被引量:1
-
8张文锋.社会文化与新闻意识的流变[J].现代视听,2008,0(11):15-17. 被引量:1
-
9陈兆芬,荣小语.列宁关于人民文化话语权问题的逻辑进路与实践自觉[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95-100.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刘秀暂.《百家讲坛》编辑活动与编辑策略转换透析[J].中国编辑,2012(6):73-77.
-
2刘燕,陈玉玲.大学生消费现象分析及建议——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36):90-91. 被引量:1
-
3陈林侠.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J].文艺争鸣,2006(6):97-101. 被引量:8
-
4黄燕梅.韩国电视剧道德教育功能完成的原因探究[J].科教文汇,2007(08S):199-200.
-
5黄燕梅.家庭温情弥漫着的和谐世界——韩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人鱼小姐》的主题意蕴[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2):1-3. 被引量:1
-
6林国兵,江玉娥.当下中国文化遭遇危机了吗--与何言宏、翟业军二位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08(7):20-22.
-
7崔花美.论韩剧《大长今》《黄真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电影文学,2010(11):144-145.
-
8陈文静.韩国电视剧的审美悖论及其消解[J].南方电视学刊,2010(6):73-79. 被引量:2
-
9关文慧.我国广告文化批判的宏观社会背景分析[J].新闻世界,2013(10):250-251.
-
10焦磊.高等教育的符号消费倾向及其省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1):75-79. 被引量:6
-
1张毅.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11X):184-184. 被引量:2
-
2尤战生.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J].中文自学指导,2003(5):48-48. 被引量:1
-
3晁永国.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危机[J].理论参考,2002(10):43-43.
-
4印小天.幸福快乐的种种表述[J].开心学英语(小学版),2009(1):31-31.
-
5洪鑫燕.论我国文化产业的培育[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6):253-253.
-
6郝建.大众文化面对法兰克福学派[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2):22-28. 被引量:10
-
7李文堂.文化乡愁与文化冲突[J].批评家茶座,2003(1):35-41.
-
8石文.解决中国文化的危机需要“比慢”的精神[J].21世纪,2000(3):56-56.
-
9杜秀春.国内外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当代社科视野,2008(5):36-40. 被引量:1
-
10二十世纪的文化精神[J].理论与当代,2003(9):5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