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可疑结果复查原因分析
出处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3期82-,共1页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
共引文献5
-
1李园园,李萍,宋昊岚,黄亨建,周君.应用6σ理论评价临床实验室各阶段性能及设计质控方案[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12):1408-1412. 被引量:15
-
2孙芳.PT、APTT测定中抗凝血比例的纠正[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4,16(1):65-65. 被引量:2
-
3赖年钰,林一民.质量管理对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2):1975-1976. 被引量:5
-
4史俊敏,吴晓勇.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8):1021-1022. 被引量:9
-
5安建光.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7):196-196.
-
1刘艳丽.肝脏疾病血凝4项结果与讨论[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 被引量:1
-
2贾非.2009年第三季度广东地区包类医疗器械行情(部分)[J].中国卫生产业,2009(11):86-87.
-
3张妤.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第三种阻止血凝的途径[J].国外医学情报,1997(19):4-5.
-
4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召开年会[J].卫生经济研究,2005,22(4):36-36.
-
5祝金芳.中药治疗低温血凝症三例[J].基层医学论坛,2002(4).
-
6关于举办2006年(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的通知[J].药物生物技术,2006,13(1):5-5.
-
72006年第三季度北京市药品质量公告[J].首都医药,2006,13(23):23-24.
-
8何天有.大黄的外用经验[J].西部中医药,1991,22(2):36-39. 被引量:1
-
9韩秀霞.血栓栓塞需要长期的抗血凝治疗[J].国外医学情报,1999(11):21-21.
-
10关于举办2006年(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的通知(第一轮)[J].天坛药讯,2005,17(4):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