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紫孢侧耳、糙皮侧耳及其融合菌株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紫孢侧耳、糙皮侧耳及其融合菌株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经多次试验,得到了两亲株和融合株恒定的同工酶谱,在酶谱中融合菌株与亲株有明显差异,并表现出典型的双亲株互补酶带特征,从而证实融合菌株为两亲株基因重组之产物。
作者
朱宝成
王俊刚
燕克勤
李庆余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生物系
出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39,共3页
Hereditas(Beijing)
关键词
紫孢侧耳
糙皮侧耳
融合株
同工酶
分类号
S646.190.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1
1
刘振岳,董毓琨,泰立芳,庞国新,赵世民,徐金相.
平菇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1,18(4):352-357.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Chiu S W,Mirc J Appl Microbi Biotech,1985年,1卷,2期,185页
2
Hong S W,Mushroom Newsle Tropi,1985年,5卷,4期,4页
3
柳园江,Res J Food Agric,1985年,8卷,1期,23页
4
张树庭,食用菌遗传及育种,1983年
5
Chiu S W,Mushroom Newsle Tropi,1982年,3卷,2期,13页
6
王培田,科学通报,1981年,6卷,373页
7
肖在勤,食用菌,1989年,5卷,17页
8
周丽斌,食用菌,1989年,5卷,23页
9
贺建超,中国食用菌,1989年,5卷,13页
10
廖汉生,中国食用菌,1989年,2卷,2页
共引文献
35
1
秦文,叶劲松,雷激.
食用蕈菌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4,25(9):205-209.
2
谭伟.
20年来四川食用蕈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山地学报,2004,22(B09):104-117.
被引量:1
3
李成一,路等学,卢洪英,王秉峰.
侧耳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4,1(1):10-16.
被引量:7
4
马玉银,顾庆龙.
侧耳属种间原生质体融合杂种选育的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4,1(1):17-21.
被引量:8
5
刘振岳,刘丽娟,贾建航,赵世民,徐金相.
平菇与香菇融合子后代子实体的细胞学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4,1(2):11-15.
被引量:2
6
王松文,刘振岳,赵世民,徐金相.
平菇营养突变体的获得与遗传学分析[J]
.遗传,1994,16(6):11-15.
被引量:2
7
邱景芸,吴月嫦,廖汉泉,郑丽群.
香菇和桃红平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及子实体形成[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8(1):68-73.
8
刘国振,刘振岳,贾建航,刘丽娟,泰立芳,李小兵,朱衡,朱立煌.
用RAPD方法对平菇、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研究[J]
.遗传,1995,17(5):37-40.
被引量:22
9
田娟,李玉祥,李惠君.
香菇金针菇远缘亲本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检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19(3):63-69.
被引量:5
10
刘振岳,泰立芳,张伟,贾建航,刘丽娟,刘红星,赵世民,徐金相.
细胞工程株“平香一号”育种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6,3(1):1-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3
1
郑素月,张金霞,王贺祥,黄晨阳.
我国栽培平菇近缘种的多相分类[J]
.中国食用菌,2003,22(3):3-6.
被引量:28
2
邱昌恩.
6-BA对平菇和香菇菌丝体两种同工酶的影响[J]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4):28-30.
被引量:4
3
张玲,贺新生.
侧耳属(Pleurotus)二个野生种与一个栽培种之间亲和性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5):4-6.
被引量:1
4
李雪玲,姚一建.
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侧耳属系统发育树[J]
.菌物学报,2004,23(3):345-350.
被引量:17
5
姚方杰,肖靖,李玉.
金顶侧耳与黄白侧耳性亲和特性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4,23(5):8-9.
被引量:7
6
杨立红,辛晓林,蔡德华,谢红艳.
酯酶同工酶在食用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4,23(5):10-12.
被引量:7
7
盛彦清,陈繁忠,傅家谟,盛国英,杨志英.
壳聚糖和黄腐酸在草菇栽培中的应用试验[J]
.中国食用菌,2004,23(5):20-21.
被引量:10
8
张金霞,黄晨阳,张瑞颖,管桂萍.
中国栽培白灵侧耳的RAPD和IGS分析[J]
.菌物学报,2004,23(4):514-519.
被引量:42
9
潘迎捷,廖汉泉,张树庭,尤美莲,赵炯.
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单核化[J]
.上海农业学报,1993,9(2):1-5.
被引量:40
10
郑素月,张金霞,黄晨阳.
中国栽培平菇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食用菌学报,2003,10(4):1-6.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9
1
郑素月,张金霞,王贺祥,黄晨阳.
我国栽培平菇近缘种的多相分类[J]
.中国食用菌,2003,22(3):3-6.
被引量:28
2
郑素月,张金霞.
酯酶同工酶标记在平菇杂交种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种业,2005(3):40-41.
被引量:4
3
吴智艳,马立芝,王霞.
壳聚糖对平菇菌丝体同工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3):194-196.
4
张红梅,吕长武,吕杰,曾宪贤,张军.
同工酶技术在食用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
.种子,2007,26(7):44-47.
被引量:7
5
李翠新,何德.
侧耳属蕈菌系统分类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7,26(5):8-10.
被引量:4
6
成亚利,朱宝成,李亮亮,李庆余.
金针茹原生质体外源DNA转化[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7,5(4):404-408.
7
焦岩,王越,吴丽敏.
同工酶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J]
.现代农业,2009(2):35-35.
8
郑素月,曹鹤,尹超,丁深根.
冀南地区22个平菇栽培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3):603-604.
被引量:8
9
贺立虎,李黔蜀.
食用菌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1):116-11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郑素月,张金霞,黄晨阳.
中国栽培平菇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食用菌学报,2003,10(4):1-6.
被引量:22
2
向敏,曹流俭.
发酵料栽培凤尾菇技术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64-264.
被引量:4
3
郑素月,黄晨阳,张金霞.
中国栽培平菇的RAPD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2):186-190.
被引量:10
4
董亮,谢冰,黄民生,王忠华,马丽华,梁欢.
白腐真菌酶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5):102-104.
被引量:12
5
万鲁长,黄春燕,单洪涛,张柏松,李志勇.
11个优良侧耳菌株的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综合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4):499-504.
被引量:2
6
宿红艳,王磊,刘林德,蔡德华.
白平菇不同菌株菌丝体的RAPD分析及系统进化关系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7):283-285.
被引量:5
7
张红梅,吕长武,吕杰,曾宪贤,张军.
同工酶技术在食用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
.种子,2007,26(7):44-47.
被引量:7
8
连瑞丽,李宇伟.
无公害平菇代料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3):15-17.
被引量:6
9
李翠新,何德.
侧耳属蕈菌系统分类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7,26(5):8-10.
被引量:4
10
张庆华,赵新海,钟丽娟,徐冲.
酯酶同工酶分析鉴别生产用平菇菌种真实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6):10-12.
被引量:2
1
张功,巴图.
稀土促进紫孢侧耳菇孢子萌发生长的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6,25(4):59-61.
被引量:1
2
卢东升,王金平,邵翻翻,石伟利.
野生紫孢侧耳DW菌株生物学特性[J]
.食用菌,2009,31(3):20-21.
被引量:2
3
李宗义,宛霞,廖红,李时岩,苗长海,路开梅.
紫孢侧耳5.39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变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0(2):125-128.
4
张崇禧,郑友兰,李向高,许传莲.
紫孢侧耳营养成分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4):24-25.
被引量:2
5
朱宝成,王俊刚,燕克勤,李庆余,王谦.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无孢平菇[J]
.遗传,1994,16(2):32-34.
被引量:9
6
贾新成,李喜梅,李磊,张桂莲.
紫孢侧耳栽培期基质中纤维素类的降解和有关酶活的变化[J]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3):148-152.
被引量:6
7
周巍,尹健,周颖.
野生紫孢侧耳生物学特性及驯化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3,22(4):17-18.
被引量:6
8
况颐,周巍,尹健,熊建伟,魏锦晖.
野生紫孢侧耳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驯化试验[J]
.河南农业科学,2003,32(8):53-55.
被引量:3
9
王秉峰,李玉珍.
深层培养紫孢侧耳菌丝体的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5,2(3):11-17.
被引量:5
10
黄德发.
台湾秀珍菇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3,25(6):32-32.
被引量:2
遗传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