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琥乙红霉素及其片剂利菌沙的含量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据琥乙红霉素水解产生的红霉素与甲基橙形成离子对,在氯仿中呈金黄色,于42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特声、,测定了琥乙红霉素原料及其片剂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99.8%±0.0064%,99.4%±0.0028%,本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
作者
安彩贤
戴军平
杨广德
薛春霞
屈清慧
卢萍
机构地区
西安医科大学药学系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8-9,共2页
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关键词
比色法
琥乙红霉素
利菌沙
分类号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1
绳金房,董紫芬,李会娥.
琥乙红霉素片溶出度测定法[J]
.西北药学杂志,1994,9(3):124-126.
被引量:3
2
项竞佐.
HPLC法测定琥乙红霉素口服混悬剂[J]
.药物分析杂志,1994,14(1):54-5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6
1
邓亚利,黄泓,唐继红,赵振伟.
琥乙红霉素胶囊处方工艺研究及溶出度测定[J]
.西北药学杂志,2004,19(3):115-116.
被引量:4
2
胡德放,黄泽兰,殷美兰.
差示旋光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的含量[J]
.安徽医药,2005,9(10):750-750.
被引量:6
3
李俊,李全民,王新明.
琥乙红霉素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的荷移反应[J]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2):225-227.
被引量:9
4
简永耀,靳龙文.
HPLC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的含量[J]
.安徽医药,2008,12(8):692-693.
被引量:6
5
姚斌.
琥乙红霉素片溶出度检查方法的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16-117.
6
谢梦,叶莉,陈莲惠.
琥乙红霉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2014,43(6):54-57.
同被引文献
146
1
田松柏,任伟江.
催化褪色极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痕量溴[J]
.分析试验室,1993,12(2):22-24.
被引量:4
2
邓亚利,黄泓,唐继红,赵振伟.
琥乙红霉素胶囊处方工艺研究及溶出度测定[J]
.西北药学杂志,2004,19(3):115-116.
被引量:4
3
单金缓,王秀梅,丁良.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抗癌中草药中痕量硒[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4,40(10):605-607.
被引量:6
4
蒋治良,李廷盛,吴群娣,李长春,戴国忠.
痕量钌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法研究——BrO_3^-—甲基橙新体系[J]
.化学通报,1993(7):31-32.
被引量:1
5
赵登山.
过氧化氢-甲基橙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J]
.冶金分析,2004,24(5):66-68.
被引量:10
6
黄启斌,邓云度.
用甲基橙作紫外探针表征聚乙撑亚胺衍生物的疏水微区[J]
.科学通报,1993,38(20):1867-1870.
被引量:1
7
李华侃,吕欣,王玉华.
琥乙红霉素与氯冉酸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6):534-536.
被引量:9
8
傅敏恭,李长凤,陈文红.
多目标最优化法在催化动力分析中的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3,17(4):45-49.
被引量:1
9
俞斌,谷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NO_2^-[J]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1993,15(4):80-83.
被引量:1
10
吕菊波,王玉宝,孙琳.
甲基橙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铈[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4):300-30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7
1
邓亚利,黄泓,唐继红,赵振伟.
琥乙红霉素胶囊处方工艺研究及溶出度测定[J]
.西北药学杂志,2004,19(3):115-116.
被引量:4
2
安彩贤,戴军平,杨广德,薛春霞,屈清慧.
利菌沙片的时辰药物动力学研究[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6,17(1):80-82.
3
贾海红,孙桂进,马卫兴,王欢.
甲基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7):588-593.
被引量:6
4
翟海云,杨冰仪,吴燕红,陈缵光.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琥乙红霉素的含量[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4):437-440.
被引量:12
5
高景会,关海鹰.
琥乙红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J]
.黑龙江医药,2009,22(2):165-166.
被引量:3
6
马泉荔,宋燕玲,刘雪峰,席志芳,衷红梅.
琥乙红霉素颗粒剂溶出度方法的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19):5895-5897.
被引量:2
7
谢梦,叶莉,陈莲惠.
琥乙红霉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2014,43(6):54-5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颜梅,韩颜颜,徐媛媛,夏阳,蔡燕燕,张丽娜,魏琴.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8,14(2):79-86.
被引量:7
2
慕晓刚,刘祥萱,张国锋.
负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偏二甲肼[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8,6(2):58-60.
3
高景会,关海鹰.
琥乙红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J]
.黑龙江医药,2009,22(2):165-166.
被引量:3
4
王国庆,李俊,杜祥彦,李全民.
百里酚蓝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片中琥乙红霉素含量[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1):27-30.
被引量:3
5
金属材料分析(I)[J]
.分析试验室,2009,28(4):97-122.
6
李俊,刘梅,杜祥彦,李全民.
琥乙红霉素与水杨基荧光酮的荷移配合物生成光度法分析[J]
.光谱实验室,2009,26(3):519-523.
被引量:5
7
谭贵良,李向丽,江迎鸿,林里.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测定琥乙红霉素[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5):82-85.
被引量:6
8
马泉荔,宋燕玲,刘雪峰,席志芳,衷红梅.
琥乙红霉素颗粒剂溶出度方法的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19):5895-5897.
被引量:2
9
童艳丽,李想,李偶连,刘翠,杨秀娟,陈缵光.
毛细管电泳和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药物分析杂志,2009,29(10):1772-1779.
10
陈昌国,范玉静,李雷光,李红.
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的新发展[J]
.化学通报,2010,73(7):593-599.
被引量:3
1
曹志明,鲁金城,钟思红.
美满霉素、利菌沙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1997,4(2):37-37.
被引量:1
2
方启辉.
利菌沙口服安全性与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药业,1996,5(10):44-44.
3
赵涛,刘世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菌沙中红霉素的含量[J]
.固原师专学报,2005,26(3):50-51.
被引量:3
4
张学礼.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J]
.大家健康,2015,0(8):50-51.
5
张连成,李莉,黄桂亚.
皮炎平软膏等常用药品快速鉴别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00,13(2):75-76.
6
陈德素.
口服利菌沙致全身过敏一例[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5(1):20-20.
7
安彩贤,戴军平,杨广德,薛春霞,屈清慧.
利菌沙片的时辰药物动力学研究[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6,17(1):80-82.
8
黄丽春,陈家玉.
甲基橙法测定脏器中千金藤素的探讨[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8,24(6):365-366.
被引量:2
9
赵兴红,张海平,罗明桂.
分光光度法测定克霉唑及其栓剂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1998,18(S1):22-23.
被引量:1
10
周银芝,刘晓华,刘爱华.
安痛定注射液致过敏性皮炎2例[J]
.药学实践杂志,2004,22(1):53-53.
西北药学杂志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