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379-380,共2页
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参考文献13
1 潘志明,邱季春,陈小霜,廖育煌,严子锵.90年代中期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情况综合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0,11(2):141-143. 被引量:10
2 方美玉,赵文忠,刘建伟.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概况[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2):148-150. 被引量:23
3 李子怀,张建平,马洪波.珠海口岸地区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监测[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9,22(3):141-143. 被引量:3
4 王士珍,徐仁权,徐友祥,任文军,蒋丽亚,胡家官,蔡恩茂.上海地区登革热媒介的现状及滋生习性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14(2):124-126. 被引量:11
5 赵卫,杨佩英.登革病毒感染: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24(1):57-61. 被引量:8
6 韩万柏,杨学颖.我国登革热研究概况[J] .临床军医杂志,2003,31(3):103-104. 被引量:13
7 Menard B, Geographic changes in exposure to dengue[ J]. Sante. 2003,13(2) :89 -94.
8 Hanson SM. Field overwinter survivorship of Aedes albopictus eggs in Japan[J]. J Am Mosq Control Assoc, 1995,11(3) :354 -357.
9 赵彤言,陆宝麟.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 fasciatus)对登革热病毒的易感性问题[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3,10(1):21-24. 被引量:2
10 Guzman MG,Deubel V,Pelegrine JL, et al. Partial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envelope and the envelope/nonstrnctural protein-1 gene junction of four dengue -2 virus strains isolated during the 1981 Cuban epidemi[ J]. Am J Trop Med Hyg,1995,52(3) :241 -246.
二级参考文献38
1 莫惠民,陆肖兰,陈志强,严振林,罗庆洪.1995年广州市白云区登革热流行调查[J] .广东卫生防疫,1997,23(2):23-25. 被引量:3
2 杨佩英,司炳银,徐品芳,秦鄂德,于曼.中国登革2型病毒分离株乳鼠致病性差异与基因变化关系的研究[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4,14(5):296-299. 被引量:4
3 李刚,姚集鲁,彭文伟,王飞,罗慧容,廖育煌.两型登革病毒混合感染八例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1):38-39. 被引量:5
4 田小东,方美玉,饶颐年,吴道澄,刘有初,赵小宁.应用重氮乳凝试验直接检测病人血清中登革热病毒抗原的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11(6):23-25. 被引量:7
5 张升,何桂铭.我国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9,10(6):348-351. 被引量:14
6 徐保海,黄锦源,张良应,黄柏芳,许龙善,吴金俊,郑祖杰,何秀华.水稻生长与温、湿度效应对嗜人按蚊种群消长影响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6,7(2):132-133. 被引量:8
7 自登云 陈伯权 等.虫媒病毒及虫媒病毒病[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164-166.
8 赵治国.我国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概况及防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475-478.
9 Chen W,J Virol,1995年,69卷,8期,5186页
10 Cahour A,J Virol,1992年,66卷,3期,1535页
共引文献71
1 王彤,谢敏,谭秀莲,吴海东,施旖旎.2002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22):150-152. 被引量:3
2 任瑞文,方美玉,刘建伟,王军军,郝丽,程刚锋,洪文艳,田小东.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登革病毒及其临床应用[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9-32. 被引量:9
3 张文元,杨亚冬,何浙生.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流行与防制[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3):301-302. 被引量:9
4 张宏,卢次勇,陈维清,秦莉莉,邓雪清,梁文佳,罗雷.广州市天河区登革热流行现况及防制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1):1368-1369.
5 徐建荣.登革热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J]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4):167-169. 被引量:5
6 张复春,陈燕清,卢业成,王建,陈万山,洪文欣.广州市2002-2003年1032例登革热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6):421-423. 被引量:28
7 袁荣宝,王海明.登革热的研究进展[J]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5):246-248. 被引量:6
8 廖德芳.登革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概况[J] .云南畜牧兽医,2005(3):14-15. 被引量:3
9 艾文秀,杨军.一起登革热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J] .海军医学杂志,2005,26(4):345-346.
10 向浩,聂绍发.登革热实验诊断技术进展[J] .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156-157.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55
1 阳帆,张仁利,吴春利,黄达娜,许少坚,武伟华,李玥.深圳市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9):942-946. 被引量:5
2 郭鹏娟,甘标,詹希美.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5):567-570. 被引量:4
3 王夏,罗同勇,周旺,彭劲松,周璇,刘亚民,代生辉,魏善波.武汉地区首次发生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0):897-897. 被引量:6
4 谢淑云,王臻,杨仕贵,董红军,施南峰,卢亦愚.浙江省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疾病监测,2005,20(7):353-355. 被引量:37
5 廖德芳.登革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概况[J] .云南畜牧兽医,2005(3):14-15. 被引量:3
6 蒙中秋.全球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流行态势及我国口岸监测管理[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463-1468. 被引量:41
7 贡树基,赵卫,曹虹.登革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12):1103-1105. 被引量:6
8 向浩,聂绍发.登革热实验诊断技术进展[J] .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156-157. 被引量:8
9 张志珊,严延生.登革热实验诊断和疫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22(5):460-463. 被引量:5
10 王丕玉,吴超,张苍林.云南部分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1933-1934.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8
1 王临旭,李羽,张岩,聂青和,白雪帆,贾战生,谢玉梅,康文臻.西安地区输入性登革热3例[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2):95-95. 被引量:5
2 彭维斌,杨开玺,徐文斌.一起由输入病例引起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52-2753. 被引量:9
3 戴虹,张艳梅,李红宾.输入性登革热六例报告[J] .云南医药,2009,30(2):271-272. 被引量:3
4 邓智杰,吴超,陈志辉,刘宏.昆明市2005~2010年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411-412. 被引量:15
5 李娜,杨恒林.登革病毒的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5,21(6):997-999. 被引量:3
6 王全新,贾加强,郭影,陈超伟,董广涛,汪峰.禹州市输入性登革热暴发流行区媒介防治效果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26(4):272-273. 被引量:13
7 王慎骄,朱小娟,付建光,单军,秦圆方,李志峰,王笑辰,汤奋扬,朱叶飞,鲍昌俊,祁贤.江苏省输入性登革热1例病毒分离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9):1324-1328. 被引量:1
8 胡亚强,顾红英,阮玉琦,顾琴妹.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和处置[J] .上海医药,2021,42(4):44-45.
二级引证文献49
1 孔东锋,张小岚,谭唯.2008年深圳市首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2013-2014. 被引量:7
2 张洪英,王秀华.抗原片荧光法与免疫胶体金法对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测效果的比较[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4):2731-2732. 被引量:4
3 谢显清,谭惠玲,李文东.深圳市龙岗街道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调查与处理[J] .热带医学杂志,2010,10(8):1017-1019. 被引量:6
4 凌锋,范伟忠,林君芬,严菊英,吕华坤,傅涛,孙继民.浙江省义乌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 .疾病监测,2010,25(9):757-759. 被引量:51
5 谢显清,谭惠玲,包培基.中国2009年首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1):1085-1086. 被引量:5
6 杜建伟,潘先海.中国登革热流行概况与流行特征[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2):1429-1433. 被引量:94
7 杨志俊.赴非洲和东南亚劳务人员常见输入性蚊媒传染病干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2):176-177. 被引量:8
8 杨志俊.赴非洲和东南亚劳务人员常见输入性蚊媒传染病干预研究[J] .口岸卫生控制,2012,17(5):39-41. 被引量:2
9 王艳红,史立敏,柳爱华,宝福凯,杨志芬,何瑞云,汪玉娇,池水晶,宣群.云南省大学新生中两种重要蚊媒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10):1286-1287. 被引量:1
10 陈柠,俞永新,徐宏山,刘欣玉,贾丽丽,董关木,李玉华.中国广西登革3型病毒分离株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5):394-399. 被引量:2
1 张健之.立克次体病的生态学变化[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0,11(3):235-237. 被引量:2
2 许永炎.海南省立克次体病研究概述[J] .中国热带医学,2001,1(4):340-343.
3 王艳,詹斌,薛海筹,冯正.钩虫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28(5):202-206.
4 邓掌,张海林.全球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状况及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318-2321. 被引量:37
5 钟政荣,沈继龙.血吸虫蛋白组学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0):2368-2371.
6 李少华,倪秀莹,夏德全.寨卡病毒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2016,37(15):2356-2358. 被引量:1
7 姚桢.必须重视来源于动物的感染病[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5):289-290. 被引量:2
8 吴志伟,郝宗宇,卫海燕,张爱梅.河南省立克次体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22(5):467-469. 被引量:2
9 杨子京,尹家祥.我国蚤传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现状[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2):143-144. 被引量:3
10 孙洁,张海林.东南亚地区虫媒病毒病流行状况[J] .国际病毒学杂志,2011,18(4):125-128.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