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技术分类、人才分类和教育分类
被引量:
17
The Technique Classification, Person with Ability Classification and Education Class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区分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关键在两类技术,即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技能型人才所掌握的是经验技术,最合适的培养模式是“工作+培训”。技术型人才所掌握的是理论技术,最合适的培养模式是技术教育类学校教育。随着技术的智能化不断提升,一些工作岗位所需技术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由经验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这个岗位的人才类型也就相应发生变化。因此,要重视培养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相结合的人才。
作者
严雪怡
机构地区
上海电机学院
出处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5-7,共3页
关键词
技术分类
人才分类
教育分类
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83
同被引文献
104
1
刘映华.
产学紧密结合 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3):42-43.
被引量:6
2
宋丰景.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培训,2004(7):20-21.
被引量:13
3
罗文标,黄照升.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7):38-40.
被引量:40
4
郑海浪.
如何改善我国物流业人才匮乏的现状[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4,26(3):19-22.
被引量:4
5
刘小芹.
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8-39.
被引量:59
6
管平,胡家秀.
国家职业标准与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48-50.
被引量:35
7
王宣瑛.
青年人才特点与成长途径[J]
.中国青年研究,2005(2):34-36.
被引量:8
8
陈宇.
中国高技能人才开发[J]
.中国培训,2005(3):4-6.
被引量:23
9
刘学民.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6):40-43.
被引量:2
10
丁大建.
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与价值评价错位[J]
.中国高教研究,2004(5):57-58.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17
1
刘文华.
技术师的形成探析——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例[J]
.现代教育论丛,2011(9):35-38.
2
郎群秀.
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2):18-20.
被引量:78
3
郎群秀.
高技能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述评[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6):5-10.
被引量:8
4
孙平.
基于制造企业物流人才的现状分析[J]
.中国市场,2007(41):36-37.
被引量:2
5
沈亚强,张加光.
从人才分类角度看工程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
.教育与职业,2008(3):25-26.
被引量:17
6
魏振枢,薛培军.
高职教育中“培养目标”解析[J]
.中州大学学报,2010,27(6):98-100.
被引量:3
7
汤霓,石伟平.
为高技能人才“正名”:国际视野下高技能人才内涵辨析[J]
.职教论坛,2011,27(22):49-53.
被引量:12
8
蒋庆斌.
以典型技术为主线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15-17.
被引量:11
9
邓福田.
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J]
.高教论坛,2012(5):7-10.
被引量:34
10
吉文林,杭瑞友,葛竹兴.
“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7):50-5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83
1
黄丽.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3):76-77.
被引量:20
2
蒋新红.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和方式研究报告[J]
.成人教育,2009,29(9):39-40.
被引量:1
3
张健.
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反思与追问[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5-7.
被引量:7
4
李亚杰.
多层次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
.淮海文汇,2008(6):40-42.
5
杨宇峰.
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的思考[J]
.科教导刊,2014(13):45-46.
被引量:1
6
卢士华,冯克江.
高技能人才供给的研究[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2):20-22.
被引量:1
7
毛行宇.
基于能力素质分析的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改革思路[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2):53-54.
被引量:1
8
卢红学.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4):10-13.
被引量:20
9
李建升.
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7(21):185-186.
被引量:6
10
吴从环.
现代化进程中的高技能人才开发问题研究[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8(4):79-89.
被引量:2
1
严雪怡.
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答费重阳同志[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5,11(6):16-17.
2
汤凤林.
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注税人才分类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
.财政监督,2014(7):72-74.
被引量:1
3
陈志华.
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2):68-71.
被引量:6
4
孙乃有,温守东,丁玉兴.
试论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J]
.高教论坛,2003(3):136-137.
被引量:7
5
田佳夕.
浅谈中职学校的兼职班主任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
.科学咨询,2016,0(51):101-101.
6
陈为.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6):3-5.
被引量:11
7
李海云,赵景海.
论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商,2014,0(35):75-75.
8
薛飞.
基于教育分类与人才分类的技术本科教育探讨——兼论专科类高职院校升本后的定位问题[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8):14-16.
被引量:11
9
王晓宏.
浅谈人才分类与高职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2):25-26.
10
张振元.
素质结构与人才和教育分类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9):5-9.
被引量:11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