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济人”在文化环境、道德、契约和法律上的构建
被引量:
4
Construct "Economic People" In Cutrural Environment, Morals, Agreement and L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经济人”在文化环境、道德、契约和法律上的思考,试图构建更为广义和全面的“经济人”理论框架,最终能够完善“经济人”假设的核心命题。即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建设下,具有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作者
胡宏斌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0,共3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关键词
“经济人”
文化环境
道德契约
法律意识
市场经济
分类号
F014.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1
黄昕.道德与经济[J].《经济学家》网站www.jixi、com,2002年11月15日:.
2
彼得·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3.
3
林大城.失信与信用建设[J].《经济学家》www、ijxi,com,2003年6月10日:.
4
何包钢.罗尔斯的规范方法论:契约、无知之幕和反思的平衡[J].《学生大》www.studa.com,2003年8月17日:.
共引文献
18
1
王玉珍.
理性只是对自利最大化的追求吗?[J]
.经济学家,2004(6):84-89.
被引量:9
2
樊浩.
“经济决定伦理”理论范式的合理性限度[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6):61-69.
被引量:3
3
陈宝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润和伦理[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54-57.
4
汤剑波,蔡小忠.
走出自利与无私的二元对立——现代商业伦理可能性的一种求索[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2):98-102.
被引量:1
5
董世峰.
传统伦理学的价值伦理学转向[J]
.现代哲学,2003(3):51-57.
被引量:5
6
熊文,田菁.
竞技体育伦理的外在要求[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25-28.
7
毛勒堂.
论经济生活世界中的交换正义[J]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2008,37(5):95-99.
被引量:4
8
谢丽华.
论和谐社会条件下民营企业的经济伦理之纬[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3):51-55.
被引量:1
9
史砚湄,陈东勇.
制度的信息“知会”功能及其改进[J]
.求实,2010(A01):104-105.
被引量:1
10
张志丹.
企业生态责任的生成逻辑——从企业的经济道德人本质谈起[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6-1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1
1
郑也夫.
走向杀熟之路[J]
.博览群书,2001(4):77-79.
被引量:5
2
姜广东.
信任研究:理论演进[J]
.财经问题研究,2004(10):3-8.
被引量:21
3
张贯一,达庆利,刘向前.
信任问题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5(1):99-102.
被引量:19
4
陈姣,马君.
信任的博弈论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4):81-85.
被引量:8
5
陈孝兵.
信用、权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经济评论,2005(4):27-32.
被引量:5
6
[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2.403.
8
吴铭.欧洲议会通过减排交易方案[N].中国环境报,2002-10-16.
9
张玉玲.中国的排污权交易[N].光明日报,2005-02-21.
10
邵莉.西部开发遭遇"两高一低"之痛[N].经济参考报,2005-06-20.
引证文献
4
1
张虹,胡晓红.
西部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再思考[J]
.生态经济,2005,21(12):45-47.
被引量:2
2
晏艳阳,刘弢.
经济学层面上的道德、信任、信用与征信[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3):15-21.
被引量:13
3
胡洪斌.
“经济人”假设中文化环境因素的实证分析——历史文化与温州经济[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155-157.
4
林大城.
失信与信用建设[J]
.中国中小企业,2003(2):6-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吴晶妹,李诗洋.
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中美比较分析[J]
.财贸经济,2007,28(9):68-74.
被引量:12
2
张景玲.
我国排污权交易实施和研究进展[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120-124.
被引量:12
3
晏艳阳,莫如冰.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0(2):7-12.
被引量:5
4
易传和,林英杰.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信用测度与实证考量[J]
.统计与决策,2009,25(12):86-88.
被引量:14
5
何光宝.
生活排污权交易的再思考[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2):13-15.
被引量:1
6
郭清马.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概念、框架与路径选择[J]
.征信,2009,27(5):10-13.
被引量:6
7
毕强,白云峰.
金融领域信用信息服务作用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11,32(3):22-27.
被引量:7
8
邢永俐,姚伟.
我国宏观信用利益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情况,2013(10):60-63.
9
王桂堂,王久莲,原亚辉.
匿名交易、信用伦理与征信制度[J]
.征信,2013,31(9):14-17.
被引量:3
10
陈思颖,顾新,王涛.
企业创新网络组织间相互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14(5):16-19.
被引量:6
1
刘平平,孙丰田.
礼—荀子的道德契约[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30-33.
2
蒋曦.
个体如何在现实社会中为自己立法?——罗尔斯道德哲学的核心[J]
.新余学院学报,2014,19(3):28-30.
3
石若坤,胡宜安.
道德契约:道德关系重建的重要取径[J]
.东南学术,2015(1):188-195.
被引量:2
4
杨国男.
“理性人”的道德契约何以可能——以博弈论为视角[J]
.教育文化论坛,2014,6(3):107-111.
5
王玲.
道德:公民的责任[J]
.社科纵横,2007,22(6):134-137.
被引量:6
6
周德海.
论“经济人”的道德——兼评目前学术界对“经济人”的研究[J]
.管理学刊,2013,26(2):12-16.
被引量:11
7
唐成海.
“大爱镇江”文化环境建设述要[J]
.镇江社会科学,2008(3):25-26.
8
孙英.
名誉本性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32-37.
9
林德宏.
创新:功利、效率与协调[J]
.南京社会科学,2003(8):1-5.
被引量:5
10
王海明.
良心与名誉的哲学范畴[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22-33.
被引量:2
经济问题探索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