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叶中儿茶素的高效薄层色谱分离研究
被引量:
8
Study of separation of tea catechin by high performanc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 HPLC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叶中的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含量的70%以上,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保健作用,如抗癌、抗辐射、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防衰老等,也是茶叶中研究最深入的活性物质之一.儿茶素分离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硅胶薄层色谱法,而采用聚酰胺薄层分离法分离茶叶中儿茶素的报道不多,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
傅冬和
刘仲华
黄建安
王坤波
张冬英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茶叶》
2005年第4期31-31,共1页
China Tea
关键词
茶叶
儿茶素
高效薄层色谱分离
茶多酚
聚酰胺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189
1
张佳,王川丕,阮建云.
GC-MS及GC测定茶叶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方法研究[J]
.茶叶科学,2010,30(6):445-452.
被引量:38
2
苗爱清,程悦,梁祈,赵超艺,凌彩金,庞式,王冬梅.
白叶单枞不同发酵茶中多酚类成分的HPLC-MS/MS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60-366.
被引量:10
3
吕生,满红平,姜东华,罗正刚,张怀志.
两种方法测定普洱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461-463.
被引量:11
4
李霄,侯彩云.
茶多酚新型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9(10):80-81.
被引量:6
5
杨美燕,李楠,邢国秀,郭永学,宫为民.
茶多酚分析研究进展[J]
.中国新医药,2003,2(6):50-51.
被引量:8
6
戚向阳,谢笔钧,胡慰望.
高纯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分离与制备[J]
.精细化工,1994,11(4):40-46.
被引量:19
7
龚雨顺,刘仲华,黄建安,王坤波,刘硕谦,张盛.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茶儿茶素和咖啡因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1):50-52.
被引量:16
8
凌云,赵云峰,李志军,张珙,吴永宁.
茶叶及茶饮料中儿茶素和咖啡因的多组分HPLC分析方法[J]
.卫生研究,2005,34(2):187-190.
被引量:22
9
郑晓军,王志虎,卿辉.
Y43H-16活塞式减压阀壳体爆裂分析[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41(5):253-255.
被引量:3
10
芦永军,陈华才,吕进,陈星旦.
茶多酚中总儿茶素的近红外光谱分析[J]
.分析化学,2005,33(6):835-837.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8
1
高俊,夏涛,朱博,戴前颖,高可君.
HPLC-PDA对茶叶中茶氨酸、儿茶素和生物碱的同时分离检测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3):324-328.
被引量:19
2
吴迪,杨丽珠,仇佩虹,艾常春.
茶中儿茶素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分析科学学报,2008,24(4):468-472.
被引量:13
3
王丽丽,王坤波,黄建安,徐仲溪.
茶叶中儿茶素薄层色谱分离所用展开剂的优化[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1):102-105.
被引量:11
4
涂小珂,梁宏,吴凤琪,陈波,罗洁,葛丽雅.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儿茶素、酚酸及生物碱[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6):3167-3169.
被引量:8
5
王丽丽,陈键,宋振硕,杨军国,陈林.
茶叶中茶多酚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13(4):6-12.
被引量:36
6
孙丽华,江月仙,鲁健章,郑秋岚,王茵.
亲水作用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氨酸的方法学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3):3376-3378.
7
田玉凤,郑美慧,田晓静.
茶叶茶多酚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2019(18):78-80.
被引量:6
8
黄玉双,丁千芸,陈慧,谭超.
茶叶品质检测主要方法进展[J]
.分析化学进展,2023,13(2):113-120.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谢娟,隋常玲,高利辉.
基于三十烷醇对贵州湄潭茶叶影响的通径分析[J]
.轻工科技,2023,39(2):12-14.
2
秦爱霞,纪姝晶,高哲,赫贝贝,康小虎,贾亚楠,陈灿,崔同.
固相萃取-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食用油中油溶性茶多酚[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4):1185-1190.
被引量:3
3
邵淑宏,王开荣,林晨,叶倩,梁月荣.
茶氨酸制备和检测研究进展[J]
.茶叶,2009,35(3):145-149.
被引量:6
4
李文莉,李鑫楠,张丹,陈文芝,曹俊涵.
HPLC测定熊胆降热丸中的儿茶素[J]
.华西药学杂志,2009,24(6):647-648.
5
吴春兰,王娟,黄亚辉.
茶氨酸的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2010,37(3):15-20.
被引量:10
6
田莉,叶能胜,谷学新,李金枝.
基于胶束电动色谱法区分绿茶的研究[J]
.现代仪器,2010,16(2):37-39.
被引量:2
7
邓永亮,冯雷,吕才有.
一种快速检测茶叶中儿茶素的HPLC方法[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3):932-935.
被引量:19
8
祝玲,申贵隽,王莉莉,孟梁,侯晓兰.
微波消解-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茶叶中的生物碱[J]
.分析科学学报,2011,27(4):422-426.
被引量:3
9
张戎睿,王舒雅,王富济,杨磊,祖元刚,张宝友.
HPLC法同时检测茶叶中八种儿茶素[J]
.黑龙江医药,2011,24(5):681-683.
被引量:11
10
杨孝容,向清祥,刘超.
灰兜巴化学成分与周边环境茶叶的关系[J]
.光谱实验室,2011,28(6):3148-3152.
被引量:1
1
王文亮,王守经.
苦丁茶的保健功能研究与开发前景[J]
.饮料工业,2008,11(5):12-13.
被引量:5
2
王升启,马立人.
高效薄层色谱法纯化合成寡核苷酸及其衍生物[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3,20(3):234-237.
被引量:7
3
王升启,马立人.
高效薄层色谱法评价合成寡核苷酸的质量[J]
.色谱,1993,11(3):146-148.
被引量:5
4
郭友嘉,任清,何友钊.
使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高效薄层色谱联合对半枝莲叶片内源激素成分的研究[J]
.色谱,1993,11(1):27-29.
5
沈旭丽.
芝麻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7):51-52.
被引量:47
6
陈长凤,谭俊,邵雷,陈代杰.
SOD1抑制剂与癌症[J]
.工业微生物,2016,46(2):56-59.
被引量:3
7
朱木兰,何觉民.
烯效唑对农作物的生理效应及应用效果[J]
.作物研究,1999,13(2):40-43.
被引量:40
8
王升启,马立人,张京生,石成华.
薄层扫描法测定寡核苷酸含量[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3,20(2):134-136.
被引量:4
9
张亚红.
聚酰胺纯化金莲花中科罗索酸的工艺研究[J]
.林业科技,2013,38(5):36-39.
被引量:1
10
刘志伟,文南,李慧良.
黄金植物红景天的研究与开发[J]
.中国商办工业,2002,14(5):44-46.
被引量:3
中国茶叶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