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医疗装备》
2005年第8期58-58,共1页
Medical Equipment
同被引文献40
-
1王青,蔡永梅,王志伟,李锋,倪蓝,魏军.Dimension 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程序的建立及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0):1187-1190. 被引量:4
-
2李顺君.临床生化实验室对仪器性能评价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19(5):63-63. 被引量:17
-
3焦连亭.我国生化分析仪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5):472-474. 被引量:37
-
4夏克明.不同质控血清在同一生化分析仪上的测定结果分析[J].贵州医药,2005,29(7):646-647. 被引量:3
-
5陈文祥,申子瑜,杨振华.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的设定[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4):298-300. 被引量:51
-
6罗永杰,周登全,冯泳涛.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5). 被引量:9
-
7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5.
-
8王惠民.临床实验室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00-301.
-
9张国伟,张少锋.雅培C8000生化分析仪总蛋白试剂的携带污染对血清镁测定的干扰及对策[J].检验医学,2007,22(6):749-750. 被引量:16
-
10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81.
引证文献7
-
1罗富银,宋宗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检测项目校准周期的确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4):1471-1472. 被引量:11
-
2徐传华.镁试剂的校准轨迹与质量控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2009-2010. 被引量:1
-
3邓庆丰.6δ质量管理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制定校准周期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9):1140-1141. 被引量:3
-
4林素平,韩霜,臧素纲,陈鑫,左月媛,王惠民,周玉贵.干粉校准品复溶方法及校准次数对生化测量系统校准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14,32(4):319-320. 被引量:4
-
5王春雨,李宇周,张桂丽.科学确立日立H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周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2):332-334.
-
6王春雨,李宇周,张桂丽,彭宗生,刘品静.关于两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周期的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7):1328-1331. 被引量:2
-
7王成河.常规生化项目在日立7180生化仪上校准周期的确立[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5):537-538.
二级引证文献21
-
1黄祥芬.浅谈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质量控制[J].医学信息,2011,24(6):1672-1673. 被引量:3
-
2林灼.试剂预处理和定标时间对生化分析仪准确性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757-2758. 被引量:2
-
3徐传华.镁试剂的校准轨迹与质量控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2009-2010. 被引量:1
-
4朱松山,殷君,陆小彩,韦勇.不同生化检测系统间结果可比性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3,42(10):1150-1151. 被引量:5
-
5邓庆丰.6δ质量管理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制定校准周期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9):1140-1141. 被引量:3
-
6黄秀珍,吕赛平,刘琴,邹学森.自建检测系统常用生化项目校准周期的建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31-333. 被引量:6
-
7王春雨,李宇周,张桂丽.科学确立日立H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周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2):332-334.
-
8王春雨,李宇周,张桂丽,彭宗生,刘品静.关于两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周期的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7):1328-1331. 被引量:2
-
9王春雨,李宇周,张桂丽,彭宗生,刘品静.科学确立奥林帕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周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0):1934-1937. 被引量:1
-
10王成河.常规生化项目在日立7180生化仪上校准周期的确立[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5):537-538.
-
1鲜丕尧.OLYMPUS-AU400水机原理及故障分析[J].医疗装备,2006,19(6):59-59.
-
2徐珂.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报警及故障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1):90-91. 被引量:2
-
3杨海宁.气相色谱的维护[J].甘肃科技纵横,2011,40(1):75-76.
-
4彭丽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J].科技风,2011(13):32-32.
-
5邓化成.用水作介质校准LPG密度计的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5,32(11):4-5.
-
6余佳.热工仪表校准器及校准方法的探讨与分析[J].电动工具,2016(4):14-17. 被引量:2
-
7周新民,马伍建.翻车机PLC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调试[J].交通与计算机,1998,16(3):59-61.
-
8程佳敏.电磁离合器调试经验谈[J].印刷技术,2006(6):49-50.
-
9陈红霞,邵杨芬,何剑虹.TU-1810 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1):247-248. 被引量:1
-
10高良才.认可准则四十论(节选续九)[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18(3):60-6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