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象数学看中医五行生克图的排列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象数学的“象”和“数”为根据,结合中医理论,指出了传统的五行生克图(环形式)排列的欠缺,并设计出了新的环形立体式五行生克图。
作者
郭洪涛
机构地区
山东省滨州地医中医院
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7-18,共2页
Journal of Guiy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五行生克图
中医象数学
五行学说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20
1
王文奎,王峰,王岭.
中医学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
.前沿科学,2007,1(1):76-84.
被引量:3
2
王建新.
五脏配属五行逻辑关系初探[J]
.医学与哲学(A),1992,26(12):28-30.
被引量:4
3
黄景贤.
试论五行生克补泻理论的局限性[J]
.广西中医药,1992,15(4):30-31.
被引量:2
4
张灿玾.
《内经》五行学说解析[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3):6-11.
被引量:6
5
刘联群.
论三焦属水及其实质[J]
.河南中医,1993,13(1):2-4.
被引量:6
6
封银曼,尚炽昌.
试论三焦的微循环实质[J]
.河南中医,1993,13(3):102-103.
被引量:10
7
刘燕池,蒋云娜,张沁园.
益智防呆汤防治口服三氯化铝所致痴呆小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4):15-20.
被引量:4
8
张永忠.
论中医学人体之气的实质是新陈代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8-12.
被引量:36
9
沈浪泳.
治脾胃以调五脏浅探[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5-6.
被引量:1
10
傅景华,常庆林.
脾胃论治学术思想源流[J]
.河北中医,1994,16(3):1-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刘佳,尹佳琦.
浅析“脾不主时”[J]
.新疆中医药,2009,27(3):1-3.
2
温长路,温武兵.
对中医五行构式的横向观察与思考[J]
.河南中医,2000,20(1):5-10.
被引量:5
3
赵子萱,葛宝和.
以阴阳消长变化为依据的五行新模式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4-15.
被引量:2
4
鲁明源.
关于五行生克构式的现代争鸣[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2):8-12.
被引量:6
5
王志国,刘燕池.
近10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概况[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7):429-432.
被引量:1
6
罗安明.
从《河图》五行变化理论探讨肿瘤的基本病机[J]
.中医学报,2022,37(1):41-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王庆溪.
中医五行病机浅论[J]
.光明中医,2006,21(4):10-12.
被引量:3
2
李展.
“明阴阳 医道之纲也”之明其用——名老中医陈业强学术思想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5):876-878.
3
赵子萱,葛宝和.
以阴阳消长变化为依据的五行新模式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4-15.
被引量:2
4
鲁明源.
关于五行生克构式的现代争鸣[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2):8-12.
被引量:6
5
邢玉瑞.
中医五行学说研究述评[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39(1):1-4.
被引量:4
6
符雅惠,荆朝侠,朱振宁.
五行音乐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心理调适的影响[J]
.现代中医药,2017,37(5):36-37.
被引量:5
7
李莎,荆朝侠,陈佳,闻荣雪.
五行音乐操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40例[J]
.现代中医药,2018,38(3):48-50.
被引量:5
8
刘东灵,谢莹.
新时代下对中医五行概念的再探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0(15):30-31.
9
吴志洪,钟江,张衍,黄琴,冯杲.
基于病理基础的中医皮肤病学教学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20,39(2):135-138.
被引量:3
10
尹晓琳,魏凤琴.
五行互藏理论研究述评[J]
.中医杂志,2022,63(5):494-497.
被引量:6
1
胡元奎.
中医象数学初探[J]
.陕西中医,1990,11(9):408-410.
2
烟建华,苏晶.
中医学体系与《周易》象数学理论[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4):4-6.
被引量:4
3
梁珑,李鹤,丁秉文.
浅谈理学、象数学对针灸学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8,18(2):119-120.
被引量:3
4
苗玉新,薛利凤.
中医立体式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10):104-104.
被引量:2
5
刘成汉.
《周易》对六经辨证的影响[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2):49-50.
被引量:2
6
刘雯,晏根贵,廖雪姣.
整合医学思维模式下对慢性肾炎治疗方案探讨[J]
.当代医学,2016,22(28):9-11.
被引量:1
7
辜孔进.
易学象数与灵龟八法[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0(3):77-80.
8
袁晓琳.
立体式中医发展战略设想与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9):12-14.
被引量:3
9
宋玉玲,赵宏杰,张笑波.
中医学为复杂性科学的涌现性及其方法论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续)[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264-2266.
被引量:2
10
曹雪,张卫华,郭新荣,赵颖倩.
尺胫针疗法的操作及其特点[J]
.山东中医杂志,2015,34(7):519-521.
被引量:7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