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全新的全球演化营力:撞击作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撞击作用与地球的形成、撞击与全球环境演化、撞击与大陆的分裂、撞击与成矿等方面的详细讨论,认为地外营力与地球内部管力一样在全球演化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这一新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地球与地外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地球演化过程。
作者
王世杰
欧阳自远
张福勤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处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0-82,共3页
Geology-Geochemistry
关键词
撞击作用
全球演化
新领域
地球演化
分类号
P31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1
欧阳自远,王世杰,张福勤.
堆积的地球及其初始不均一性[J]
.地球科学进展,1994,9(3):1-5.
被引量:22
2
向缉熙.
应开展地球演化早期的陨石撞击构造研究[J]
.中国地质,1992,19(5):17-20.
被引量:6
3
欧阳自远,管云彬.
巨大撞击事件诱发古气候旋回的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1992,37(9):829-831.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刘东生,丁仲礼.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二)古气候与全球变化[J]
.第四纪研究,1990,10(1):1-9.
被引量:49
2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1988年
3
周磊,兰州生物与气体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年报,1986年,1页
4
翁笃鸣,气候的过去与未来,1986年
共引文献
39
1
梁兴江.
阳伞效应与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关系[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z1):86-88.
2
徐和聆,吴锡浩,邓寄温,殷伟德,蒋复初,肖华国,安芷生,祝一志,孙东怀,欧阳自远,管云彬,马淑兰,孔屏.
黄土地层中奇异微颗粒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13(3):57-66.
被引量:15
3
刘厚祥.
陨石冲击变质作用的一般特征[J]
.西南工学院学报,1994,9(1):32-38.
4
向缉熙.
答“<金刚石陨石撞击成因假说>质疑”[J]
.中国地质,1994,21(4):21-23.
5
殷鸿福,彭元桥.
秦岭显生宙古海洋演化[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20(6):605-611.
被引量:28
6
侯渭,欧阳自远.
一个新的太阳星云凝聚岩石学模型:(Ⅱ)类地行星区的凝聚模型和地球原始成分的估算[J]
.地质地球化学,1995,23(4):8-11.
7
张福勤,欧阳自远.
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构造──大陆壳体并合构造模式[J]
.地质地球化学,1995,23(5):90-105.
被引量:1
8
张福勤,欧阳自远,王世杰,林文祝,肖志峰,李春来.
地球的化学不均一性:从原始星云到现代[J]
.地质地球化学,1995,23(5):54-67.
被引量:2
9
王世杰,欧阳自远,张福勤.
地球的形成及其初始状态的探讨──二阶段不均一吸积模式[J]
.地质地球化学,1995,23(5):68-74.
被引量:2
10
肖志峰,欧阳自远,林文祝.
地球原始不均一性对超大型矿床分布的制约[J]
.地质地球化学,1995,23(5):75-8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8
1
钟筱春,唐文松,赵秀兰,徐道一,严正,叶莲芳,毛雪瑛.
新疆吐鲁番坳陷连木沁剖面陆相白垩-第三系界线灾变事件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1993,38(4):341-344.
被引量:6
2
欧阳自远,王世杰,张福勤.
堆积的地球及其初始不均一性[J]
.地球科学进展,1994,9(3):1-5.
被引量:22
3
辛晓滨,许祥源,吉望西,罗勇,李良权,薛猛,毛雪瑛,柴之芳,欧阳宏.
白垩纪-第三纪界线事件地外成因新证据——钌的丰度及其与铱的相关性[J]
.科学通报,1994,39(6):530-532.
被引量:4
4
李春来,林文祝,欧阳自远.
黄土中0.7Ma微玻璃陨石赋存层位地球化学——Ⅰ.撞击效应对古气候的影响:稳定碳同位素研究[J]
.科学通报,1994,39(7):629-632.
被引量:5
5
李正华,刘荣谟,安芷生,刘禹,吴祥定.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_2浓度不断增加的树轮稳定碳同位素证据[J]
.科学通报,1994,39(23):2172-2174.
被引量:25
6
欧阳自远.
陨石、宇宙尘研究对认识地球演化的几点启示[J]
.地球科学进展,1989,4(5):1-4.
被引量:4
7
李承森.
生物进化的重大事件——陆地植物的起源及其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科学基金,1994,8(4):238-244.
被引量:10
8
肖志峰,欧阳自远.
K/T天体撞击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J]
.地质地球化学,1995,23(4):98-101.
被引量:2
9
张福勤,欧阳自远,王世杰,林文祝,肖志峰,李春来.
地球的化学不均一性:从原始星云到现代[J]
.地质地球化学,1995,23(5):54-67.
被引量:2
10
张福勤,欧阳自远,林文祝,王世杰,欧阳歆凌.
地质演化的历史:18亿年前后变格及两阶段演化模式[J]
.地质地球化学,1995,23(5):45-5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傅恒,李雪兰,邝碧湘.
天文事件与二叠纪末联合古陆解体[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2):101-105.
被引量:2
2
欧阳自远,王世杰,张福勤.
天体化学:地球起源与演化的几个关键问题[J]
.地学前缘,1997,4(4):175-183.
被引量:13
3
李承森,王宇飞,孙启高,耿宝印,宋书银,陈永亨.
白垩纪以来地外星体撞击效应对植物演化影响的新思索[J]
.中国科学基金,1998,12(1):21-2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ZOU Yongliao LIN Yangting LI Chunlai LIU Jianzhong OUYANG Ziyuan XU Lin.
SPACE CHEMISTRY RESEARCHES IN CHINA DURING 2000-2001[J]
.空间科学学报,2002,22(z1):120-128.
被引量:1
2
傅恒,李雪兰,邝碧湘.
天文事件与二叠纪末联合古陆解体[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2):101-105.
被引量:2
3
岳宗玉,刘建忠,吴淦国,欧阳自远.
地球的原始不均一性起源及其对超大型矿床分布的制约[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24(4):357-362.
被引量:1
4
黄成刚,黄思静,吴素娟,陈启林.
100Ma来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演化及主要控制因素[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2):19-24.
被引量:16
5
王守旭,张兴春,陈衍景.
地球初期壳幔演化的物理过程[J]
.地质论评,2006,52(4):442-449.
被引量:1
6
郑大中,郑若锋.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形成机理新探[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21(2):101-107.
被引量:8
7
甘媛,于林松,何明友,张玥,刘峰,王玉婷,阙微.
川北江油—广元一带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2008,27(3):380-387.
被引量:5
8
陈兵,高波,戢守峰.
基于天体轨道理论模型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动态分析[J]
.物流科技,2008,31(7):42-44.
9
向芳,陈洪德,田景春,陈安清.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纪气候特征及其对东北部砂体的影响[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9,29(4):5-9.
被引量:2
10
胡修棉,王成善.
100Ma以来若干重大地质事件与全球气候变化[J]
.大自然探索,1999,18(1):53-58.
被引量:11
1
李维安.
陨石撞击作用和全球变化[J]
.地球,1995(1):2-3.
2
廖含英.
撞击作用以及全球的变化[J]
.地质科技管理,1994(5):45-45.
3
肖志峰,欧阳自远,林文祝.
新生代巨大天体撞击作用的气候效应模拟[J]
.科学通报,1995,40(2):151-153.
被引量:13
4
严艳梓,汤国安,熊礼阳,方炫.
基于DEM的月球雨海地区粗糙度研究[J]
.地理研究,2014,33(8):1442-1456.
被引量:5
5
徐和聆,吴锡浩,蒋复初,邓寄温,肖华国,殷伟德,孙东怀,马配学.
黄土高原南缘午城黄土底部火山碎屑的来源和成因[J]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7,18(2):192-199.
被引量:2
6
马配学,穆治国.
陨石撞击、环境灾变与生物绝灭[J]
.科学中国人,1997(6):49-51.
被引量:1
7
欧阳自远,管云彬.
巨大撞击事件诱发古气候旋回的初步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1,10(2):29-31.
被引量:1
8
刘朝晖,欧阳自远.
地球环境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形成机制探讨[J]
.地质地球化学,1995,23(5):81-89.
被引量:4
9
本刊.
IODP359航次——马尔代夫季风与海平面(印度半岛古气候)[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35(1):28-28.
10
黄成刚,张庆丰,陈启林,邓毅林,张正刚,陈迎宾.
白垩纪以来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与地质事件[J]
.西北油气勘探,2005,17(4):63-68.
地质地球化学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