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年第4期F002-F002,385-386,383,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同被引文献256
-
1姚利利,何平,沈先标,杨兴堂,沈隽卿.2015—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食源性疾病病原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0,0(1):38-41. 被引量:16
-
2梁文革,高涛,张丽萍.2005-2018年陕西省宝鸡市市售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20,0(1):6-9. 被引量:19
-
3冯子健,李克莉,倪大新,金连梅,许真,王英.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及时性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2):152-155. 被引量:30
-
4何勤英.艾滋病监测系统评估[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6):720-722. 被引量:8
-
5李金学,董胜华,张卫源,裴保河,董军清,张荷香.河南省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生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及应急反应系统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4):199-200. 被引量:5
-
6梁志宏,杨洁彬.微生物耐药性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4,25(z1):288-290. 被引量:3
-
7金水高,姜韬,马家奇.中国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简介[J].中国数字医学,2006,1(1):20-22. 被引量:59
-
8陈昌辉,李茂军,吴青,石伟.婴幼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5):389-397. 被引量:11
-
9陈爱亮.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1):173-186. 被引量:30
-
10卫生部关于2004年第一季度重大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4):376-377.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31
-
1潘雪霞,朱敏,梅玲玲,张严峻,张俊彦,汪炜,潘军航.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9):1103-1104. 被引量:17
-
2曹一鸥.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简介[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5):607-609. 被引量:7
-
3张昕,欧剑鸣,冉陆.2008年美国圣保罗沙门菌暴发疫情报告[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5):449-451. 被引量:4
-
4刘韧,秦景新.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及预警的研究进展[J].内科,2008,3(6):930-932. 被引量:15
-
5陈武,冉陆.肠道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估概述[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2):20-22. 被引量:8
-
6炊慧霞,张秀丽,廖兴广,银恭举.2008年郑州市生肉类食品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26(3):292-292. 被引量:11
-
7张宏萍,熊海平,汤敏,张伟,赵哲,崔晓燕.南通市市售食品沙门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3):16-18. 被引量:3
-
8炊慧霞,张秀丽,廖兴广,银恭举,胡巅,张蒙,张广伟.河南省2003~2008年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变迁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8):3542-3543. 被引量:10
-
9黄薇,赵翔,唐晓旻,王宏,李佳,徐冬蕾,白艳,罗霞,梁莹,鞠勇,孟建彤.核酸检测技术在细菌性食源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4-347. 被引量:3
-
10张毅,陈欣钦,宋昌彦.2010年上海市食源性沙门菌菌型分布和药敏分析以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0):3938-394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455
-
1骆善彩,陈晓敏,刘晗,过晓阳,甄世祺,祖荣强.2014—2016年淮安市食源性疾病致病病原体的分布与流行特点[J].职业与健康,2018,0(1):48-51. 被引量:5
-
2李冰妍,刘丽莎,白莉,赵格,米晓云,王君玮,苏战强.山东省生猪屠宰环节非伤寒沙门菌污染情况及耐药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12):1757-1763. 被引量:1
-
3王汉斌,王立贵,宋宏彬,蒲卫.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与防控[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2(2):87-88. 被引量:4
-
4程家国,谭晓东,杨彩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理市食物中毒及处置情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0(3):272-277. 被引量:7
-
5刘月平,刘玲,李冰,王卫山.2015-2020年寿光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22,20(21):1205-1209. 被引量:2
-
6胡静,李川,邹国华,谭文文.2016—2018年宜兴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9,30(5):555-556. 被引量:10
-
7赵娟,马成,田菊梅.2015—2019年定西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0,0(1):41-43. 被引量:8
-
8蒋桂娟,黄晓明.神经外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与防治[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6):893-894. 被引量:2
-
9杨冬妮.预防手术感染的控制策略[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9,16(2):7-8. 被引量:1
-
10何宏,王少春,姜忠信.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对策[J].中国卒中杂志,2007,2(2):116-118. 被引量:2
-
1张顺宝,郝方.对流感再认识的重要性[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5,28(1):42-43.
-
2闫妍,秦立鑫,步帆.宠物的畜共患病及预防[J].中国动物保健,2015,17(9):67-69.
-
3张春梅.湟中县发展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6):89-90.
-
4卫生部关于印发2007年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的通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5):462-469. 被引量:2
-
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计划的通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5):452-459. 被引量:2
-
6[上接暗码4][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4):383-383.
-
7中国今年底建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J].中国食品学报,2010,10(3):51-51.
-
8贺家亮,李开雄,于见亮,刘成江.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现状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06,23(7):22-24. 被引量:16
-
9李亚,谈重芳,王雁萍,李宗伟,金庆生.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W5的筛选及细菌素抑菌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1,36(11):17-20. 被引量:4
-
10罗志贤,杨龙飞,易嘉敏.浅谈基层兽医站防控H7N9禽流感的主要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4(8):30-3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