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分析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陕西宝鸡、福建漳州、重庆渝北、山西太原等地的农业专家大院实践作为研究案例,分析这些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科技对接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归纳出四种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
作者
杨敬华
蒋和平
机构地区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科技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47,共3页
On Economic Problems
基金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研究>(2003EA106011-5)
关键词
农业专家大院
农民
科技对接
运行模式
分类号
F30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8
参考文献
4
1
辛拴明 路高信 等.新阶段科技兴农的一大创举-宝鸡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调查[R].宝鸡经济信息网,2004.
2
蒋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项目执行情况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04..
3
陈阜.农业科技园区模式与机制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2004..
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办公室.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年度报告[R].北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办公室,2004..
共引文献
2
1
杨敬华.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发展的阶段与创业环境分析[J]
.科技与经济,2007,20(5):27-30.
被引量:1
2
杨敬华.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驱动因素与风险分析[J]
.科技与经济,2009,22(6):18-2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10
1
申红芳,王志刚,王磊.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与其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基于全国14个省42个县的数据[J]
.中国农村观察,2012(1):65-79.
被引量:44
2
郑美群,蔡莉,周明霞.
高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7):68-72.
被引量:31
3
翟虎渠.
加速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推进新阶段农业持续发展[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4-7.
被引量:10
4
陈志兴.
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构架及其对策研究[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17-18.
被引量:13
5
张俊杰,郭满玲,黄天柱.
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探讨[J]
.农业科技管理,2004,23(5):64-67.
被引量:13
6
于永德,胡继连.
农业科技进步的组织制度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2):47-49.
被引量:5
7
陈志兴,王云龙.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症结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1):39-40.
被引量:36
8
简小鹰.
“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业技术服务市场的发育[J]
.中国科技论坛,2005(1):110-114.
被引量:22
9
刘冬梅,石践.
对我国农村科技扶贫组织形式转变的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5(1):115-119.
被引量:25
10
刘兴.
农业技术推广中项目管理应用初探[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2):111-11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7
1
蒋和平,宋莉莉.
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1):68-71.
被引量:6
2
曾维忠,李镜.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6):86-89.
被引量:18
3
孙进群.
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问题对策探讨[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4):71-73.
被引量:21
4
刘战平,匡远配.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评价实证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1,24(5):62-64.
被引量:1
5
王新华,陈火英,周培.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室的模式创新与实践[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8):19-22.
被引量:5
6
陈新忠,李芳芳.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回溯与展望[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24-33.
被引量:47
7
张玉珍,孔德平,耿博,王增池.
农业科研单位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5,34(2):50-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8
1
王才荣.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农家参谋,2019,0(22):21-21.
被引量:5
2
张凤娇.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4):79-81.
3
于海林,王平,张树权,张太忠,王朋,周国军,徐兆飞,刘玉涛,曲忠诚,季生栋,梁虹.
院县合作共建——建设新农村的有效模式[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493-496.
被引量:3
4
于海林.
合作共建促进科技创新与生产发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3):88-90.
5
武世信,张同兴,张慧成.
关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89-90.
被引量:1
6
王世福,徐元贵.
滁州市滁菊科技示范专家大院调研报告[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57-58.
被引量:3
7
李习彬,陈桂兰.
关于县市科委职能定位的思考--北京市昌平区科委的探索经验介绍与理论阐释[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77-79.
被引量:1
8
李习彬.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创新体系研究[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0(3):42-46.
被引量:1
9
李瑞生,张玉珍,任金珍,耿全义.
高职院校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66-68.
被引量:2
10
仇继东,孙国兴.
天津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发展思路与建议[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83-86.
被引量:3
1
以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J]
.学习与研究,2012(2):51-53.
2
宋莉莉,蒋和平.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
.科技与经济,2007,20(6):40-43.
被引量:3
3
蒋驰.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来自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报告[J]
.中国科技成果,2003(18):8-10.
被引量:1
4
王新华.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J]
.吉林农业,2015(4):56-56.
被引量:1
5
常景山,乔英,田红伟.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模式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4,26(11S):109-109.
6
加强院市合作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科技对接[J]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6,0(21):37-38.
7
周学勤.
五大农业科研院校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对接[J]
.农村工作通讯,2012(22):53-53.
8
李健,李健.
在专家和农户之间架起金桥[J]
.中国科技产业,2003(3):14-15.
9
李健.
农业专家大院:科技兴农的新创举[J]
.华夏星火,2003(4):17-18.
10
王学雷.
农业专家大院及其发展启示[J]
.安徽科技,2004(1):10-11.
被引量:1
经济问题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