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潜规则”演进的博弈论解释
被引量:
18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hidden rules with game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潜规则是利益主体经过长期博弈形成的稳定的内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演化博弈分析表明,潜规则的扩散与初始条件有非常敏感的关系,同时,它一旦产生就有强烈的自加强趋势。要缩小或消灭潜规则,必须改进显规则,引进新的机制,改变潜规则的生态环境。
作者
胡亮
罗昌瀚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商学院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4,共5页
Contemporary Finance and Economics
关键词
潜规则
演化博弈论
进化稳定性策略
最优反应动态
分类号
F069.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83
同被引文献
139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9
1
吴思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
龙宗智.法律实践中的"潜规则"[EB/OL].正义网:http://law.xz.gov.cn/ssfp/030002022801.htm.,.
3
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M].商务印书馆,1992..
4
梁碧波.
“潜规则”的供给、需求及运行机制[J]
.经济问题,2004(8):14-16.
被引量:36
5
周业安.
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
.经济研究,2000,35(5):3-11.
被引量:250
6
Fisher R, 1930, the G eneral Theory of National selection,Oxford: Clarendon Press.
7
Hamilton W, 1967 , Extraordinary sex rations, Science,156: 477-488.
8
Maynard Smith J. and Price G, 1973, the logic of animal conflicts, Nature, 246:15~18.
9
Axelrod R. and W. Hamilton., 1981,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Science, 211:1390-139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杨瑞龙.
论制度供给[J]
.经济研究,1993,28(8):45-52.
被引量:232
2
汪丁丁.
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J]
.经济研究,1995,30(9):72-80.
被引量:180
3
盛洪.
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J]
.经济研究,1996,31(1):69-80.
被引量:85
4
(美)科斯 诺斯.制度、契约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邓正来.自由秩序原理[M]三联书店,1997.
6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
杨瑞龙.
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
.经济研究,1998(1):3-10.
被引量:765
8
梁碧波.
经济转型、腐败与制度建设——以张二江腐败案为例[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18(5):29-3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83
1
吴一恒,曲福田,马贤磊.
基于“设计—演化”视角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逻辑研究[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1(1).
被引量:2
2
刘河庆,梁玉成.
政策内容再生产的影响机制——基于涉农政策文本的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21(1):115-136.
被引量:53
3
赵洪斌,陈奕延.
基于规则激励与约束的组织内部知识创生机制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2):3-5.
4
方学勇,龙飘飘.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的变迁:历程、困境与策略——基于324份样本的实践展开[J]
.民间法,2021(4):313-333.
5
李洋.
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的互动平衡[J]
.西南法律评论,2020(1):34-52.
6
孙克敏.
财政体制变迁与地方政府竞争[J]
.商业研究,2002(20):12-13.
被引量:5
7
同古勒格.
浅议中间扩散型制度改革[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2):28-30.
8
张旭昆.
民间自发的制度演化与政府主持的制度演化[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4):58-64.
被引量:7
9
冯继康,李岳云.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主体设计与动力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26-28.
被引量:6
10
彭佳,朱巧玲.
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J]
.金融论坛,2015,20(2):70-7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39
1
周世亮.
潜规则的透视与根治[J]
.唯实,2008(4):85-88.
被引量:2
2
吴建祖,宣慧玉.
企业内员工间知识互换的博弈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4,22(z1):120-122.
被引量:25
3
陈家琪.
关于“潜规则”的普适性[J]
.粤海风,2009(5):27-29.
被引量:1
4
罗志荣.
潜规则的三大病根[J]
.企业文明,2007(3):17-19.
被引量:1
5
鲍树年,王云波.
教育潜规则与学校管理[J]
.文教资料,2006(30):6-7.
被引量:1
6
王健敏.
社会规范学习认同心理过程研究[J]
.教育研究,1998,19(1):36-41.
被引量:7
7
金一虹.
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J]
.社会学研究,1998(5):108-116.
被引量:65
8
薛广洲.
权威特征和功能的哲学论证[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3):23-31.
被引量:20
9
朱晓峰.
我国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变迁方式的转换与对策[J]
.社会科学家,1994,9(3):36-42.
被引量:1
10
邓晓芒.
“潜规则”是什么?[J]
.南风窗,2010(1):100-10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8
1
周世亮.
潜规则的透视与根治[J]
.唯实,2008(4):85-88.
被引量:2
2
王霁霞,唐克.
法律实施与利益选择——以行政诉讼和解制度为例[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3(5):29-32.
3
黄波,陈家卫.
从政府角度看旅游项目规划中的“潜规则”现象[J]
.市场论坛,2006(9):93-96.
被引量:1
4
朱力.
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第二种规范——失范的社会机制[J]
.江海学刊,2006(6):112-116.
被引量:18
5
樊慧玲.
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潜规则[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0(3):60-62.
被引量:7
6
王云波.
学校教育潜规则探源及其管理[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22(1):82-84.
被引量:1
7
汪新建,吕小康.
作为惯习的潜规则——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33-139.
被引量:14
8
马洁.
中国潜规则研究文献评述[J]
.文教资料,2010(3):138-139.
被引量:2
9
李檬,周献中.
基于演化博弈的同级评审参与双方策略选择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0(1):138-139.
10
王霁霞.
行政法实施效果研究——以行为主体的利益选择为视角[J]
.法学论坛,2010,25(4):100-10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贺译葶.
论非正式规则在信用惩戒中的应用及限制[J]
.民间法,2021(4):334-345.
被引量:3
2
王阳,熊万胜.
党政科层体系:“制度-关系”视野下的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J]
.开放时代,2021(6):124-138.
被引量:17
3
易军.
基层社会对国家法律实践的四种态度——以关系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为背景[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76-79.
被引量:1
4
宁夏.
市场转型条件下的社会风险及其应对:一个研究综述[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2):98-102.
被引量:2
5
汪新建,吕小康.
作为惯习的潜规则——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33-139.
被引量:14
6
马洁.
中国潜规则研究文献评述[J]
.文教资料,2010(3):138-139.
被引量:2
7
金智慧.
高校青年教师提升创新水平的路径——基于创新的内在机理[J]
.价值工程,2010,29(28):4-5.
8
李刚.
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瓶颈”和破解思路[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88-91.
被引量:1
9
赵宏伟,郗永勤.
公共权力场潜规则的特征、成因及对策研究[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70-72.
被引量:5
10
王世涛,陈士福.
当前社会潜规则盛行的原因探析[J]
.理论导刊,2011(3):34-37.
被引量:1
1
杨旭.
劳动分工取代自给自足的演化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29(7):31-38.
2
吕健,余政.
我国西部区域文化产业合作的博弈分析[J]
.社会科学家,2008,23(10):67-70.
被引量:6
3
吴晨.
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2009(6):122-123.
被引量:8
4
马瑞永.
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博弈角度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4):114-116.
被引量:3
5
戴宏伟,安娜.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浙江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J]
.北方经济,2012(24):81-82.
6
邓久根.
演化经济学方法论与演化博弈论的比较研究[J]
.经济纵横,2011(4):1-5.
被引量:7
7
钱卫清.
内部制度带来的经营风险[J]
.管理学家(实践版),2009(6):14-14.
8
杨文兰.
俄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博弈论解释[J]
.西伯利亚研究,2008,35(2):39-43.
9
马旭东.
演化博弈论在制度变迁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3):78-82.
被引量:8
10
刘开云.
经济学究竟是否应该“数学化”——解读中国经济学家为何难获诺贝尔奖[J]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21(3):5-10.
被引量:2
当代财经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