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弹道导弹(BM)对抗中的识别与反识别技术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弹道导弹与反导防御是矛与盾的关系,它们之间对抗的核心是突防与识别。综合提出了弹道导弹的主要突防措施和识别手段,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
黄培康
闫锦
机构地区
国家电磁散射辐射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天电子对抗》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Aerospace Electronic Warfare
关键词
弹道导弹
突防
目标识别
分类号
E927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64
参考文献
3
1
刘石泉.弹道导弹突防技术导论[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
2
黄培康.战略弹道导弹的识别与反识别[C]..总装科技委年会2001年会议论文集[C].北京,2001.420-425.
3
刘永祥.[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04.
共引文献
3
1
黄培康.
试论空间目标信息获取[J]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2):17-20.
被引量:11
2
金光虎,朱玉鹏,高勋章,黎湘.
基于一维像序列的中段雷达目标进动特征提取[J]
.信号处理,2009,25(5):771-776.
被引量:17
3
吕金建,丁建江,项清,阮崇籍,叶朝谋.
弹道导弹识别技术发展综述[J]
.探测与控制学报,2010,32(4):7-14.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43
1
赵艳丽,周颖,王雪松,罗佳,王国玉.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有源假目标鉴别方法[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7,29(5):60-65.
被引量:16
2
黄莉茹.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地基雷达目标测量与识别[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35(z1):84-89.
被引量:1
3
毛二可,谭怀英,郭建明.
美国导弹防御地基雷达的发展现状[J]
.兵器知识,2010(2):48-50.
被引量:2
4
金文彬,刘永祥,任双桥,黎湘,庄钊文.
锥体目标空间进动特性分析及其参数提取[J]
.宇航学报,2004,25(4):408-410.
被引量:24
5
刘永祥,黎湘,庄钊文.
导弹防御系统中的雷达目标识别研究[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4,26(4):6-9.
被引量:18
6
刘永祥,黎湘,庄钊文.
空间目标进动特性及在雷达识别中的应用[J]
.自然科学进展,2004,14(11):1329-1332.
被引量:27
7
冯德军,王雪松,肖顺平,王国玉.
弹道中段雷达目标识别与对抗[J]
.航天电子对抗,2004,33(5):31-35.
被引量:7
8
袁俊.
导弹防御系统的弹道导弹突防[J]
.上海航天,2005,22(1):48-51.
被引量:9
9
张居凤,冯德军,王雪松,陈志杰.
雷达目标动态RCS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4):834-837.
被引量:38
10
陈伯良.
红外焦平面成像器件的重大应用[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34(2):168-172.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21
1
高红卫,谢良贵,文树梁,匡勇.
弹道导弹目标微多普勒特征提取[J]
.雷达科学与技术,2008,6(2):96-101.
被引量:15
2
刘进,冯德军,赵锋,王雪松,肖顺平,王国玉.
弹道中段雷达目标识别仿真系统的关键模型及实现[J]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7):4588-4592.
被引量:9
3
高红卫,谢良贵,文树梁,匡勇.
基于微多普勒特征的真假目标雷达识别研究[J]
.电波科学学报,2008,23(4):775-780.
被引量:25
4
高红卫,谢良贵,文树梁,匡勇.
摆动锥体目标微多普勒分析和提取[J]
.电子学报,2008,36(12):2497-2502.
被引量:26
5
高红卫,谢良贵,文树梁,匡勇.
弹道导弹目标微动特性的微多普勒分析与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09,21(4):954-957.
被引量:31
6
吴瑕,周焰,杨龙坡,崔建.
模糊动态AHP导弹识别算法[J]
.光电工程,2009,36(9):6-11.
被引量:6
7
高红卫,文树梁,谢良贵.
雷达脉冲串波形下的目标微动特征提取[J]
.现代防御技术,2009,37(5):132-135.
被引量:1
8
刘义峰,李明,杜云峰.
基于微多普勒分析的弹道目标识别技术研究[J]
.电子科技,2010,23(3):81-83.
被引量:6
9
饶彬,赵志超,肖顺平,王雪松.
利用最优定轨算法鉴别弹道有源假目标[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32(6):1195-1200.
被引量:2
10
张荣涛.
多雷达跟踪弹道导弹交接预报技术研究[J]
.现代雷达,2010,32(8):31-32.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164
1
陈帅,冯存前,张蓉.
基于离散正弦调频变换的中段多微动目标分离[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0,46(2):371-378.
被引量:1
2
张平定,孙佳佳,童创明,季明阳,张鸣鸣.
弹道中段目标雷达综合识别研究[J]
.微波学报,2015,31(2):20-23.
被引量:14
3
洪灵,戴奉周,刘宏伟.
基于三维重构的空间目标进动参数估计方法[J]
.电波科学学报,2015,30(2):237-243.
被引量:6
4
王德纯.
目标测量技术在弹道导弹防御雷达中的应用[J]
.现代雷达,2009,31(2):1-7.
被引量:4
5
刘维建,陈建文.
弹道导弹目标微动特征分析及参数提取[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9,23(3):175-177.
被引量:2
6
吴瑕,周焰,崔建,杨龙坡.
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光电识别技术分析[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38(5):759-766.
被引量:28
7
史飞,岳明光.
战术弹道导弹的目标特征与识别途径分析[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9,23(6):405-407.
8
王晓楠,高山,刘维健.
基于微动特征的弹道导弹目标识别仿真分析[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30(1):233-236.
被引量:1
9
李康乐,刘永祥,姜卫东,黎湘.
基于逆Radon变换的微动目标重构研究[J]
.雷达科学与技术,2010,8(1):74-79.
被引量:10
10
陈行勇,陈海坚,王祎,肖昌达.
弹道导弹目标回波信号建模与雷达特征分析[J]
.现代雷达,2010,32(3):27-31.
被引量:8
1
句彦伟,张仕元.
反导系统与目标识别技术发展综述[J]
.现代雷达,2016,38(4):8-14.
被引量:12
2
曹建清,周世椿,吴常泳.
红外警戒系统目标识别方法的研究[J]
.红外技术,1995,17(5):11-14.
被引量:4
3
张阳,刘湘伟,姜林.
反导防御星载光电侦察系统及光电对抗可行性分析[J]
.飞航导弹,2016(6):59-62.
被引量:1
4
张坚,金嘉旺,夏雄志.
舰艇反导防御时的冲淡干扰效果仿真研究[J]
.雷达与对抗,2008(1):17-21.
被引量:1
5
王海燕,李霖,张树森.
复杂电磁环境对导弹武器系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飞航导弹,2008(11):25-27.
被引量:3
6
丹梅,冯德军,刘进,王雪松.
反导相控阵雷达注入式半实物仿真方法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08,24(4):58-61.
被引量:5
7
邹振宁.
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电子对抗方法探析[J]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4):37-40.
被引量:5
8
赵晨光,郑昌文.
弹道导弹天基预警与探测手段分析[J]
.航天电子对抗,2008,24(4):9-11.
被引量:8
9
邹振宁.
反舰导弹电子对抗技术探析[J]
.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2005,27(2):67-70.
被引量:6
10
王桂良,陆路希,徐刚.
认知无线网络信号识别技术[J]
.电信技术研究,2013(3):1-10.
航天电子对抗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