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
被引量:
1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英语应拓宽课程功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教学内容,构建“三套车”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通识教育,不仅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又能为双语教学铺平道路。
作者
吴鼎民
机构地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7,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拓展课程功能
“三套车”教学构想
中外文化对比
通识教育
双语教学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454
引证文献
111
二级引证文献
595
参考文献
3
1
邹东涛.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0-05-27.
2
吴鼎民.新世纪大学英语教程《阅读大观》1-4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冀生.
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3):59-62.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
39
1
王小英.
“通识教育”视角的外语通识课程探究[J]
.现代交际,2020(19):164-166.
被引量:2
2
李志义.
关于通识教育的思考[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1-7.
被引量:20
3
尹黎.
高等教育要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之路[J]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59-62.
被引量:3
4
吴鼎民.
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J]
.镇江高专学报,2003,16(4):10-12.
被引量:17
5
檀钊.
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J]
.高校教育管理,2007,1(4):52-55.
被引量:10
6
彭振宇.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J]
.职教论坛,2007,23(07X):11-15.
被引量:23
7
程东峰.
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三板块[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2):87-89.
被引量:5
8
彭振宇.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3):25-29.
被引量:40
9
陈平原.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J]
.学术月刊,2007,39(11):12-21.
被引量:7
10
张成玉.
要求与需求——对高职开展通识教育的探讨[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68-71.
同被引文献
454
1
向明友.
新学科背景下大学外语教育改革刍议[J]
.中国外语,2020,17(1):19-24.
被引量:62
2
沈骑.
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模式探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29-132.
被引量:7
3
曾洪伟.
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5-107.
被引量:33
4
蔡蔚,张文霞.
以人为本: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清华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学生问卷调查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S1):86-89.
被引量:39
5
蔡基刚.
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政策[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29-32.
被引量:199
6
戴炜栋.
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1.
被引量:204
7
熊焕平,方克平.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1):40-43.
被引量:16
8
刘友桂.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时代文学,2008(6):56-57.
被引量:4
9
胡新云,赵琼.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研究综述[J]
.社科纵横,2003,18(4):74-74.
被引量:10
10
寇艳艳.
新时期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J]
.考试周刊,2007(16):116-11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11
1
郑宏.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J]
.理论观察,2021(4):132-135.
2
沈骑.
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模式探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29-132.
被引量:7
3
顾成华.
通识教育观及其对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203-204.
被引量:2
4
沈骑,冯增俊.
建国60年以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综述[J]
.江苏社会科学,2009(S1):64-67.
被引量:12
5
张磊.
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文化教学[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6):69-70.
6
白雪晴.
大学生英语选修课意向调查[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S4):8-10.
被引量:3
7
沈骑.
大学英语课程整合及其实践模式探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4):139-142.
被引量:2
8
曹勤.
通识教育与英语教学关系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3):99-100.
被引量:9
9
沈骑.
高校通识英语教育模式建构刍议[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96-98.
被引量:5
10
沈骑.
研究型大学通识外语教育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132-13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595
1
张治国.
1949—2008年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内容及特点分析[J]
.语言规划学研究,2018,0(2):44-51.
2
王小英.
“通识教育”视角的外语通识课程探究[J]
.现代交际,2020(19):164-166.
被引量:2
3
董文平.
艺术类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研究[J]
.现代英语,2024(9):31-34.
4
常娟.
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
.通识教育研究,2019,0(1):96-103.
5
华裕涛.
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36):119-120.
6
张曼.
法律硕士商法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以陕西高校为例[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36(6):76-80.
被引量:1
7
雷静.
The Feasibility Study on Developing General Education in Public English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
.海外英语,2020(3):279-280.
8
李印实,杨卫卫,李明佳,王睿,吴一宁,刘向阳,杨富鑫.
多元考核模式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热工基础课程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S01):135-137.
被引量:4
9
盛文霞.
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A01):257-257.
被引量:1
10
蔡玉英.
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施初探[J]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9(7):149-150.
1
张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之旅[J]
.教育科研论坛,2012(5):21-22.
2
程诚.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
.中国科技博览,2012(9):220-220.
3
张平,曹建春.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生源的跨文化意识[J]
.考试周刊,2009(45):87-88.
4
袁方.
泰国皇太后大学汉语教学概况——兼谈商务汉语专业二年级综合课教学体会[J]
.海外华文教育,2007(2):73-78.
5
魏抗抗.
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现“文化双赢”[J]
.新课程(教研版),2012(7):103-103.
江苏高教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