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
被引量: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产业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是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这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同时揭示了我国劳动力转移效应的时间阶段性与区域差异性。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3,共5页
Economic Science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效应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
经济持续增长
资源配置效率
农业部门
劳动力资源
区域差异性
实证分析
生产率
再配置
阶段性
产业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06
同被引文献
594
引证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686
参考文献
6
1
张保法.
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3(11):33-35.
被引量:45
2
胡永泰.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
.经济研究,1998(3):31-39.
被引量:213
3
蔡晳,王德文.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
.经济研究,1999,34(10):62-68.
被引量:504
4
潘文卿.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J]
.统计研究,1999,16(4):31-34.
被引量:74
5
徐现祥,舒元.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J]
.世界经济,2001,24(5):17-23.
被引量:37
6
Chenery, H. , S. Robinson and M. Syrquin(1986) :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 A Comparative Stud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蔡.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被引量:139
2
蔡昉.
转轨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矫正制度性扭曲[J]
.中国人口科学,1999(2):1-6.
被引量:14
3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4
多马.经济增长理论(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83..
5
舒元.《中国经济增长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6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7
克鲁格(1995).《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就业》(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8
库兹捏茨(1985).《各国的经济增长》(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9
钱纳里等(1995).《工生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文版),上海三联书店.
10
Chenery, H.B,, and M, Syrquin (1975): Paterns of Development: 1950-1970, La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共引文献
706
1
李楠,黎紫纯,张建武.
粤港澳大湾区劳动力资源配置影响因素分析[J]
.劳动经济评论,2023(2):107-128.
2
郝大明.
1950-2017年上海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J]
.上海经济研究,2020,0(1):62-74.
被引量:1
3
郎永清.
人口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07(4):1-6.
被引量:12
4
自涛涛,路晓丽,王文明.
人口红利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66-70.
被引量:1
5
高帆.
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异质性”及其引申含义[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23-29.
被引量:7
6
蔡昉.
如何通过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J]
.探索与争鸣,2008(5):11-15.
被引量:8
7
洪传春,张雅静.
安徽省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4):39-43.
被引量:3
8
唐志.
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35-39.
9
林晨蕾.
劳动力流动经济效应分析文献综述[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77-79.
被引量:1
10
郭金兴.
中国经济增长30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2):1-2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94
1
赵杰.
经济转型期财政支出规模变动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1999,13(3):78-80.
被引量:3
2
史耀波,李国平.
劳动力移民对农村地区反贫困作用的评估[J]
.中国农村经济,2007(S1):20-26.
被引量:8
3
张澜,吴红英.
传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五种形式[J]
.农业考古,2006(3):252-255.
被引量:1
4
方秀娟.
人口流动与社会稳定[J]
.中国人口科学,2005(S1):39-43.
被引量:7
5
练建熙,沈继楼,高庆鹏,罗一飞.
北京市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以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为例[J]
.兰州学刊,2010(2):88-90.
被引量:3
6
李实.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33.
被引量:398
7
张利民.
近代华北城市人口发展及其不平衡性[J]
.近代史研究,1998(1):191-215.
被引量:20
8
夏芳,王雅林.
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的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量[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S1):587-591.
被引量:6
9
谢晓凌.
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
.经济研究参考,1997(34):19-23.
被引量:3
10
黄祖辉.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J]
.中国社会科学,1992(4):41-5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9
1
朱建成,高玉臣.
分工演进、工业化与落后地区经济赶超——基于临沂近、现代工业化历程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30(1):37-44.
被引量:5
2
杨勇.
二元经济条件下农业劳动力转移条件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21-22.
被引量:2
3
胡国良.
新疆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评价[J]
.新疆财经,2007(3):9-14.
被引量:2
4
马宇,许晓阳,韩存.
劳动力转移、非农产业投入与农民收入增加[J]
.财贸研究,2008,19(2):25-31.
被引量:15
5
李勋来.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综述[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2):49-53.
被引量:6
6
周靖祥,何燕.
城镇农村劳动力“吸纳”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检验--基于1990-2006年省际所有制变革视角探析[J]
.世界经济文汇,2009(1):33-49.
被引量:22
7
郑贵廷,朱贵云.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1-84.
被引量:6
8
刘柏胜.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5):102-103.
被引量:2
9
方双龙.
我国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5-16.
10
党夏宁.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配置与农村经济发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29-3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686
1
黄晶,王琦.
技能和无技能劳动力工资扭曲、利率扭曲与效率损失[J]
.统计研究,2021(1):65-78.
被引量:12
2
杨豪,马晶,张承鹫.
新官不理旧账——官员变更、政策不连续与资本要素错配[J]
.世界经济文汇,2023(3):78-98.
3
陈丽娴.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优化是否改善了人力资本配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8):71-83.
被引量:11
4
陈梅,李磊.
从人口红利到性别红利:女性就业与企业出口[J]
.世界经济,2021,44(1):81-105.
被引量:22
5
刘守英,王宝锦.
中国小农的特征与演变[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63-78.
被引量:19
6
薄文广,屈建成,崔博博.
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与异质性劳动力市场错配——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21(5):9-20.
被引量:4
7
吴青山,吴玉鸣,郭琳.
区域一体化是否改善了劳动力错配——来自长三角扩容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南方经济,2021,50(6):51-67.
被引量:26
8
张露,罗必良.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打开城门到开放村庄[J]
.南方经济,2021,50(5):1-13.
被引量:30
9
李启航,黄璐,张少辉.
国家高新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261个地级市TFP分解数据的路径分析[J]
.南方经济,2021(3):54-72.
被引量:20
10
陈佩,汪紫钰,陶素敏.
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小麦生产为例[J]
.粮食经济研究,2019(2):81-93.
被引量:1
1
程显东.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5(13).
被引量:1
2
李先玲.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路径[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9):26-27.
被引量:11
3
李晓颖.
集聚经济、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兼析政府补贴的推动效应[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18(1):28-35.
被引量:1
4
李朝贤.
平原农区工业化道路的一个模型[J]
.农业经济,2008(9):10-12.
5
屈玉琳,熊德斌.
贵州省土地流转补贴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J]
.时代金融,2015(26):48-49 52.
6
刘文可,张熙.
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中的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J]
.世界经济情况,2008(12):73-76.
7
李迅雷,周洪荣,朱蕾.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及潜力测算[J]
.财经研究,2014,40(6):121-131.
被引量:17
8
贾彩霞.
我国就业结构演变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分析[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9):44-46.
被引量:2
9
武国定,方齐云,李思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6(4):63-70.
被引量:37
10
谭志松.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二重性分析——湖北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与转移调研报告(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2):63-67.
被引量:2
经济科学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