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改善我国农民弱势处境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农民弱势处境问题,是当前党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农民弱势处境的形成,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农民弱势处境的改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本文拟从理论和现实、宏观和微观、学术性和可行性等多角度,研究农民弱势处境的改善。
作者
高荣政
赵志勇
李洪琴
刘相波
王莹
机构地区
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宣传部
出处
《前沿》
2005年第6期55-59,共5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农民弱势处境
科学发展观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叶俊东.
政治局第十一次学习释放强烈信号[J]
.瞭望,2004(14):11-13.
被引量:1
2
程同顺.
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和政策方略[J]
.调研世界,2004(2):3-7.
被引量:27
3
王珏.
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举[J]
.理论动态,2004(83).
被引量:1
4
方栓喜,杨军涛.
科学发展观催生新的改革观[J]
.北京观察,2004(4):2-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项继权.
农民协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爱尔兰农民协会(IFA)的调查与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5):9-16.
被引量:23
2
夏英.
农村合作经济: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
.调研世界,2001(9):7-8.
被引量:9
3
郭玮.
入世后的农业:外国公司比外国产品的冲击更大[J]
.调研世界,2001(9):31-33.
被引量:2
4
程同顺.
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4(4):86-88.
被引量:38
5
牛若峰.
西部大开发要拓展农业就业机会[J]
.调研世界,2001(10):16-19.
被引量:3
6
国鲁来.
德国合作社制度的主要特点[J]
.中国农村经济,1995(6):56-61.
被引量:21
7
周莲华.
乡镇如何“依法指导”[J]
.乡镇论坛,2001,0(2):11-11.
被引量:2
8
丁泽霁,杜志雄.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记“中外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J]
.调研世界,2001(6):32-34.
被引量:4
9
阎寿根.
衢州市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2002(3):29-33.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26
1
施卫杰,刘凤伟.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对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1):14-16.
被引量:3
2
姜明伦,于敏,郭红东.
农民合作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5(3):21-25.
被引量:28
3
刘娅.
村民自治与农村现代组织建构[J]
.调研世界,2005(11):21-23.
被引量:6
4
刘娅.
村民自治与农村现代组织建构[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6(2):16-19.
5
聂华林,高黎.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与破解“三农”问题[J]
.社会科学家,2006,21(4):49-53.
被引量:9
6
詹静.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模式探究[J]
.农村经济,2006(10):70-71.
被引量:6
7
任维哲.
新农村增长方式的可行路径[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43-46.
被引量:2
8
孙中民.
从分化到整合:农村组织建设的现状与趋势[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6):97-100.
被引量:3
9
孙中民.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J]
.甘肃农业,2008(1):37-39.
被引量:1
10
彭月英,孙中民.
新农村建设视阈中服务性民间组织的培育[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9(2):27-3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庄悦群.
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4.
被引量:34
2
于法稳.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生态经济规划中的应用[J]
.生态经济,1997,13(4):52-54.
被引量:31
3
朱春全,雷静品.
人类生态位的扩充与可持续发展[J]
.生态学杂志,1997,16(3):50-54.
被引量:18
4
罗小龙,甄峰.
生态位态势理论在城乡结合部应用的初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0,20(5):55-58.
被引量:77
5
刘爱娣,伍玉林.
农民弱势群体成因及对策研究[J]
.世纪桥,2004(2):27-3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王春蕊,李耀龙.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农民发展问题研究[J]
.生态经济,2007,23(2):64-6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赵国玲,胡贤辉,杨钢桥.
“土地财政”的效应分析[J]
.生态经济,2008,24(7):60-64.
被引量:20
2
张超,张楠.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
.生态经济,2008,24(7):85-87.
被引量:1
3
杨春玲,秦明周,闫艳.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巩义市为例[J]
.生态经济,2008,24(10):24-28.
被引量:8
4
赵荣钦,刘英,焦士兴.
城乡结合部扩展中的生态学过程剖析[J]
.生态经济,2008,24(10):136-138.
被引量:1
5
陈建华.
完善我国土地出让金管理体制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13(8):46-47.
6
张宗耀,董捷,闫旭亮.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武汉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3):3302-3306.
被引量:5
7
张秀娥,张宝文,姜萍,毛刚.
创业者信息生态位的演变及优化[J]
.情报科学,2017,35(3):104-109.
被引量:8
1
赵志勇.
农民教育与农民弱势处境的改善[J]
.前沿,2007(2):192-195.
被引量:8
前沿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