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育哲学的“失语”与回归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时代的德育状况迫切要求建立一种超越知识论的德育哲学。中国哲学以境界论为特征。从境界哲学的视角审视德育,德育在本质上为一种境界教育,或者说德育的目的和功用就是提升人的境界。当下,彰显境界论德育哲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时代意义。
作者
彭湃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4-36,共3页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关键词
德育哲学
“失语”
回归
中国哲学
境界哲学
时代意义
境界论
知识论
质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67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166.
2
.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97.
3
欧阳教.德育原理[M].(台湾)文景出版社,1988.204.
4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1995..
5
.辞海[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947.
6
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
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8
杜威.人的问题[M1[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55.
9
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140.
共引文献
567
1
王红梅.
论先秦儒家的社会管理思想[J]
.贵州社会科学,2004(4):107-109.
被引量:1
2
刘淑萍.
试析军事伦理中的正义范畴[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2):7-10.
3
彭未名.
生存与觉解:交往德育的本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121-122.
被引量:3
4
冯光.
创造幸福的德育过程[J]
.江苏高教,2004(4):85-87.
被引量:2
5
张祥云.
人文知识的特性及其教育意蕴[J]
.教育研究,2004,25(6):8-12.
被引量:19
6
宋彩萍.
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J]
.教育研究,2004,25(7):66-70.
被引量:6
7
赵剑民.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教育质量[J]
.教育探索,2004(5):55-57.
被引量:3
8
徐奉臻.
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读阎照祥关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的几本论著[J]
.史学月刊,2004(10):5-18.
被引量:8
9
陈卓,李栋.
对初中学生价值取向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初一学生周记《我的理想》的分析[J]
.江西教育科研,2004(9):25-27.
10
张家军.
论教育宽容[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24-2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
1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0.
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台湾.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1993:2489.
3
辞海[M].辞海出版社,1989:625.
4
刘波.
主体性德育模式初探[J]
.江苏高教,2001(1):81-83.
被引量:17
5
王小燕.
主体性德育的哲学思考[J]
.江汉论坛,2004(6):55-5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周俊.
试论主体性德育的哲学分歧[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5):116-117.
1
赵志毅,李涛.
“德目主义”德育哲学引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4-88.
被引量:2
2
梁红,彭湃.
境界哲学视野中的德育趋向[J]
.教育评论,2004(2):25-28.
被引量:3
3
刘明山.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10):5-5.
4
杜保瑞.
《易传》中的基本哲学问题[J]
.周易研究,1999(4):14-24.
被引量:2
5
余红.
德育哲学在新时代的转型[J]
.理论月刊,2007(5):174-176.
6
王萍,任晓蛟.
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6):176-180.
被引量:2
7
杜时忠.
全国德育理论重点课题研讨会综述[J]
.教育评论,1999(2):64-65.
被引量:5
8
丁骋骋.
课堂教学三境界论[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08(3):57-58.
被引量:2
9
薛晓阳.
论幸福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关于亚里士多德与康德道德哲学的争论与辨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5):95-101.
被引量:4
10
葛跃东.
追寻真实而自由的德育哲学——走近芮火才校长的德育思想和实践[J]
.小学德育,2011(5):44-4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