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IVF-ET后宫外孕的风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1.09.01-2002.12.31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的所有采用长方案的182例,共195周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195周期中,观察组为输卵管性不孕者,144周期,对照组为非输卵管性不孕者,51周期;144周期观察组中,再按输卵管积水与否分为观察A组(47周期)和对照A组(97周期),或有无输卵管重建手术史(在第一次IVF-ET共116周期中)分为观察B组(17周期)和对照B组(99周期)。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促排卵反应、临床妊娠率、宫外孕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宫内妊娠52例,宫外孕6例,对照组中宫内妊娠22例,宫外孕0例,P<0.05,差异显著。观察A组中宫内妊娠17例,宫外孕3例,对照A组中宫内妊娠35例,宫外孕3例,P>0.05,差异不显著。观察B组宫内妊娠7例,宫外孕2例,对照B组中宫内妊娠37例,宫外孕4例,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IVF-ET中输卵管性不孕是宫外孕的风险因素。
出处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7-380,共4页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