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多酚抗癌分子机制及其对肿瘤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多酚是茶叶(主要是绿茶)的主要组分。研究显示,茶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理效应,基础实验与人群研究均提示:茶叶或茶叶提取物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现就茶多酚抗癌分子机制及对肿瘤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崔英
机构地区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出处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5年第2期143-146,149,共5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Abstracts·Oncology
关键词
茶多酚
抗癌分子机制
肿瘤
防治措施
茶叶
药理作用
分类号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98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22
1
黎丹戎,唐东平,张丽生,张玮.
茶多酚对肝癌细胞生长及端粒酶活性抑制的研究[J]
.肿瘤防治研究,2001,28(5):367-368.
被引量:30
2
张海涛,祝其锋,莫丽儿,蔡康荣.
茶多酚对H_2O_2诱导HL-60细胞癌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4):294-296.
被引量:9
3
朱爱芝,王祥云,金山,郭振泉.
茶多酚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496-501.
被引量:17
4
王志玲.饮茶抑制血管生成[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03)
5
胡贵舟,韩驰,陈君石.
茶对促癌物(TPA)诱发小鼠皮肤癌基因表达的影响[J]
.卫生研究,1995,24(4):237-240.
被引量:14
6
张春燕,赵清正,王萍,郭素萍,赵玖,白瑾峰,程书钧.
促癌剂对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5,17(1):11-15.
被引量:4
7
张振权,刘启福,黄天壬,吴英德,钟世聪,玉太存,黄乃发,梁任祥.
绿茶预防肝癌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J]
.广西预防医学,1995,1(1):5-7.
被引量:11
8
杨贤强,沈生荣,候京武,赵保路,忻文娟.
(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机制[J]
.中国药理学报,1994,15(4):350-353.
被引量:53
9
沈生荣,杨贤强,杨法军,赵保路,忻文娟,原征彦.
儿茶素抗氧化作用的协同增效效应[J]
.茶叶科学,1993,13(2):141-146.
被引量:38
10
杨贤强,曹明富,沈生荣,方允中,刘明哲,朱善瑾,徐黻本.
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1993,13(1):51-59.
被引量:164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沈生荣,杨贤强,赵保路,忻文娟.
茶多酚复合体及(一)——EGCG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茶叶科学,1992,12(1):59-64.
被引量:41
2
胡贵舟,韩驰,陈君石.
茶对促癌物(TPA)诱发小鼠皮肤癌基因表达的影响[J]
.卫生研究,1995,24(4):237-240.
被引量:14
3
沈生荣,J Tea Sci,1992年,12卷,59页
4
赵保路,中国药理学报,1992年,13卷,9页
5
Li X J,中国药理学报,1989年,10卷,443页
6
赵清正,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1年,23卷,520页
7
程书钧,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9年,6卷,81页
8
Lee W,Cell,1987年,49卷,741页
9
Hockenbery D M,Cell,1993年,75卷,2期,241页
10
李志铭,癌症,1999年,18卷,增刊,140页
共引文献
298
1
肖波,张金华,屈慧鸽,王艳华.
茶多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理研究综述[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2):153-157.
被引量:2
2
张艳秋,孟凡玲.
茶多酚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机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z1):138-140.
被引量:13
3
朱旗,施兆鹏,任春梅.
茶叶提取物在癌症临床防治中的生理效应[J]
.生命科学研究,2000,4(S1):95-101.
被引量:1
4
李晶,颜泽清,李群.
绿茶粉对老年犬免疫功能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0,30(4):313-316.
被引量:1
5
吴海星,侯晓节,徐希妮,刘玉清,陶玉龙,齐玲.
五味子乙素抗肿瘤的多种作用机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2):107-110.
被引量:15
6
徐希妮,刘玉清,陶玉龙,侯晓节,吴海星,金宏,齐玲.
五味子乙素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1):43-46.
被引量:7
7
刘荣.
茶色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8,7(2):53-54.
8
高永贵,沈生荣,杨贤强,陈正贤.
茶多酚的细胞毒性和对活性氧自由基胁迫下SOD活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1997,17(S1):52-57.
被引量:3
9
苏立平,薛明明,陈立,苏立军,祁朋,何蕾.
蛇床子素对大鼠肝癌动物模型肝细胞生物行为学特性及血管特征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6):35-37.
被引量:8
10
王岳飞,唐德松,朴宰日,杨贤强.
茶多酚对荷瘤小鼠辐射损伤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3):263-264.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83
1
冯丽娟.
沙棘果渣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比较[J]
.山西林业科技,2022,51(1):19-21.
被引量:6
2
陶翠,王捷,姚玉军,韩雪,吕兆林.
沙棘中白雀木醇表征方法及其分布规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0,42(1):121-126.
被引量:12
3
陈继英,郭嘉林,张存彦,王成港,王春龙.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4,35(10).
被引量:66
4
刘少锋,韩真.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其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0):2429-2431.
被引量:12
5
徐向群.
茶叶提取物在化妆品上的应用[J]
.中国茶叶,1993,15(3):31-32.
被引量:14
6
陈荣义,张新申,申金山,谢君.
茶叶中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4):174-177.
被引量:38
7
朱桂勤,李建科.
茶多酚的功能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1):33-35.
被引量:70
8
郑子新,宋瑞霞,邱继红,薛长勇.
绿茶提取物的安全性分析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5):583-584.
被引量:7
9
王薇.
天然绿茶提取物除臭剂的开发与利用[J]
.农牧产品开发,1996(10):17-18.
被引量:5
10
宿迷菊,王岳飞,骆耀平,李靓,杨贤强.
绿茶口含片安全性毒理学研究[J]
.茶叶科学,2006,26(2):122-12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杨斌,黄威,陈峰.
绿茶提取物的研究开发现状[J]
.肉类研究,2009,23(12):88-91.
被引量:2
2
何念武,田珍珍,王新军.
商洛绿茶茶多酚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5,27(6):65-68.
被引量:1
3
朱强强,孙膑,张云鹤,杨晓颖,向泽敏,黄业伟.
茶叶组分促进皮肤伤口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9):13-16.
被引量:4
4
崔米米,武海丽,李汉卿,李卓玉.
沙棘源多酚的提取及其抗肿瘤活性测定[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3(3):621-627.
被引量:12
5
王璇,张志伟,陈志玺,傅雨萌,关文强.
沙棘果食品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与发展对策[J]
.保鲜与加工,2024,24(1):75-8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王欣欣,陈小艳,张文莲,张铃,贾建新.
蒙药沙棘概况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11):51-54.
被引量:6
2
陈峥,刘波,唐建阳,朱育菁.
3种茶叶丙酮提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10,25(3):356-362.
被引量:4
3
李芸,姚依林,解庆.
山西特产“泗交绿茶”抗氧化活力评价[J]
.现代园艺,2020,43(5):8-10.
被引量:1
4
郝娟,方亮.
沙棘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2020(13):32-35.
被引量:2
5
王娟,刘学艳,吕才有.
2019年普洱茶国内研究动态[J]
.热带农业科技,2020,43(4):47-52.
被引量:1
6
胡高爽,高山,王若桦,雷明,何亚芳,刘蔚棱,高丽晓.
沙棘活性物质研究及开发利用现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3):218-224.
被引量:36
7
张晓霞,马家骅,谢海霞,付博,张琪苓,颜川岚,杨文雪,冉玉婷.
DENBA+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7):29-32.
8
杨晨宇,尚新悦,姚国栋.
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调控PKM2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2,53(2):590-598.
被引量:11
9
张丹丹.
蒙药沙棘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4):61-62.
被引量:5
10
张丽华,曹福敏,王菁,莫家欢,陈凡雨,罗波,沈鑫忠,杨安全.
珍珠发酵液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和迁移的影响[J]
.药物生物技术,2022,29(2):158-162.
被引量:8
1
刘刚,陆劲松,邵志敏,沈镇宙.
茶多酚对肿瘤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2002,12(3):265-268.
被引量:15
2
李建英,于皆平.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道肿瘤防治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0,14(4):329-331.
3
刘丹丹,江培.
COX-2及COX-2抑制剂对肿瘤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2014,27(1):55-58.
被引量:4
4
吴清清,陈永恒,廖芬芳,王伟章.
姜黄素和穿心莲内酯对鼻咽癌细胞CNE-2的作用及机制[J]
.广东医学,2015,36(15):2327-2330.
被引量:2
5
Muggia F.M,Blessing J.A,Waggoner S,朱国栋.
评价长春瑞滨对于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非鳞状细胞癌的疗效:一项妇科肿瘤人群研究[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0(5):45-46.
6
建立妇女输卵管癌治疗和生存的人群研究[J]
.中国肿瘤,2002,11(12):726-726.
7
宁振,谭广,巩鹏,王阿曼,刘基巍,王忠裕.
胰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9):1253-1257.
被引量:4
8
寿建忠,马建辉,孙燕.
索拉非尼治疗实体瘤的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现状[J]
.癌症进展,2007,5(3):286-289.
被引量:4
9
曲娟,陆伟.
光动力疗法治疗肝癌的研究现状[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0(6):424-426.
10
卢高峰,李明捷,唐芙爱.
姜黄素对人食管癌细胞BAG-1表达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4):25-27.
被引量:2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