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全聚焦模式下的《所罗门之歌》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所罗门之歌》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文学作品。作者巧妙地运用全聚焦结构模式,通过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客观冷静的叙述,生动地再现了美国黑人真实的生存状态,使《所罗门之歌》成为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第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者
庄莉
庄文岩
机构地区
黑龙江科技学院国际教育中心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0-164,共5页
Academic Exchange
关键词
《所罗门之歌》
托妮·莫里森
叙事学
全聚焦模式
分类号
I712.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荷]米克·巴尔 (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6..
2
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4..
3
[美]托妮·莫里森 (胡允恒译).所罗门之歌[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4
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16
1
黄德林.
弥尔顿晚年诗歌创作的英雄范式[J]
.文教资料,2008(5):30-31.
2
李伟昉.
西方叙事理论观照下的中国六朝志怪小说[J]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5):106-108.
被引量:1
3
侯迎华.
略论小说叙事的情节模式[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3):106-109.
4
徐海燕,蔡燕飞.
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美学品格[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5):70-73.
被引量:2
5
占跃海.
敦煌254窟壁画叙事的向心结构——以《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为重点[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5):37-43.
被引量:6
6
许并生.
科学叙事学论纲[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3):13-20.
被引量:1
7
许建平.
嵌入方式的生成及其在意图叙事中的功能——以元明清叙事文本为分析对象[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56-64.
被引量:2
8
陈发明.
自在自为的世俗世界——论198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的空间叙述[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71-75.
9
刘立辰.
跨学科视域下的叙事悬念解读[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29-132.
被引量:1
10
林若铭.
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叙事策略解读[J]
.电影文学,2013(15):115-116.
同被引文献
6
1
高继海.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叙述特色[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1):67-71.
被引量:26
2
朱新福.
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3):54-60.
被引量:34
3
Brown,Cecil."Interview with Toni Morrison.". Massachusetts Review . 1995
4
Morrison,Toni.Song of Solomon. . 1978
5
Cooper-Clark,Diana.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Novelists. . 1986
6
程爱华.
托妮·莫里森与她的文学道路[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14(2):11-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异辉,王芳,熊海英.
无言的呼唤——从沃尔夫冈·伊瑟尔的“空白”思想探视《所罗门之歌》的语言特点[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2):32-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祝福.
高中音乐课堂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2011(72):228-228.
1
王霞.
《创造翅膀》的叙事聚焦模式与多元文化糅杂的主题探析[J]
.牡丹,2016,0(3X):47-48.
2
王若兰,朱静然.
混乱下的清晰——从交错的叙事时空和多重聚焦模式解读《喧哗与骚动》[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90-94.
3
王薇.
《儒林外史》叙事的聚焦模式[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11(2):20-23.
被引量:1
4
孙先洪,关乃正.
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的叙事学分析[J]
.作家,2010(6):98-99.
5
王英英.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元叙事聚焦手法探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78-79.
被引量:1
6
张成喜.
从聚焦模式看《微暗的火》叙述者的可信度[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105-106.
被引量:2
7
蒋云珍.
传统的回归——读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5(6):100-103.
被引量:8
8
孙淑娟.
《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奶人的性格发展[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23(6):111-112.
被引量:1
9
李昕.
“飞翔”:回归黑人文化——《所罗门之歌》主题阐释[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1):39-42.
被引量:14
10
刘玉双.
《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的聚焦模式分析[J]
.克拉玛依学刊,2010,13(3):307-308.
学术交流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