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1,共2页
二级参考文献3
-
1马振迁.关于建立我国环保绿色税收制度的设想[J].地方税务,2000,(6).
-
2李小英.发达国家以税收促环保[N].中国税务报,2000-07-31.
-
3邓力平.生态税收的现实现[J].涉外税务,2000(6):1-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8
-
1刘迪.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55-57. 被引量:2
-
2魏杰.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6(1):61-64. 被引量:1
-
3常瑛,李绍平.国外生态税收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357-359. 被引量:4
-
4孔荣.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环境政策体系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5):1-4. 被引量:5
-
5朱海民.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J].财经界,2009(10X):223-224.
-
6蒋兆才.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财税政策[J].生产力研究,2009(23):155-157. 被引量:2
-
7段美玉,王迪,张丽君.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8):529-529. 被引量:10
-
8李倩.基于生态环保功能的财税政策工具选择与配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4):77-8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8
-
1邢丽.谈我国生态税费框架的构建[J].税务研究,2005(6):42-44. 被引量:17
-
2苏昕,杨林,吴隆杰,曲松玲.我国环境保护税费政策及其效应评析[J].税务研究,2005(12):52-54. 被引量:14
-
3张效军,欧名豪,李景刚,刘志坚.对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设想[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144-147. 被引量:40
-
4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
5程开明.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偏向政策影响城乡差距的Panel Data证据[J].经济学家,2008(3):28-36. 被引量:67
-
6杨国才,潘锦云.“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与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J].经济学家,2008(3):49-55. 被引量:19
-
7杨志安.关于我国开征生态税的基本构想[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8(3):1-2. 被引量:12
-
8王碧峰.城乡一体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1):75-79. 被引量:44
-
1王晓艳.关于我国生态税收制度的几点思考[J].云南财政与会计,2003(5):17-20. 被引量:1
-
2贺新宇.试论我国循环经济时代的生态税收制度建设[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6(10):37-40. 被引量:1
-
3王道民,安然.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税制研究[J].重庆税务,2002(2):6-7.
-
4吴丹.论我国生态税收制度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4):31-34. 被引量:1
-
5潘韬.我国环境问题呼唤生态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贵州税务,2000(5):19-22. 被引量:1
-
6赵秋艳.法国碳税能否转换为碳关税?[J].中国贸易救济,2010(3):12-13. 被引量:1
-
7何志浩.全球化进程中OECD国家的税收政策分析[J].对外经贸财会,2003(5):38-40.
-
8邢俊英.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3):1-5. 被引量:7
-
9金红,刘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金融业加快发展[J].吉林金融研究,2004(5):28-30.
-
10陈跃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财政工作[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2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