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8-951,共4页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同被引文献136
-
1芮国忠,程增江.我国未来新药研发模式与格局之变化——兼论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之影响[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3):6-9. 被引量:6
-
2陈抗生.香港中医药的现状与展望[J].世界中医药,2007,2(2):119-121. 被引量:5
-
3黄芝瑛.中药新药一般毒理试验及评价[J].药品评价,2004,1(1):50-52. 被引量:9
-
4林佳,徐丽珍,李琰,杨世林.不同地区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比较[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7):496-498. 被引量:12
-
5韩亚男 ,张为佳 .澳大利亚和中国中医药教育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1):50-51. 被引量:12
-
6冯莉,万平,刘子先,张军平.国内外中医药教育发展现状比较分析[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43-45. 被引量:11
-
7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5,13(2):14-16. 被引量:2
-
8王卫,徐立,郭义,潘兴芳.中英针灸教育的比较分析研究[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99-100. 被引量:4
-
9陈泽林,郭义,小野泰生,李桂兰,周月凌.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38-143. 被引量:8
-
10王卫,郭义,徐立,潘兴芳,唐泽念.德国针灸教育[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87-1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8
-
1梁繁荣,吴曦.国外针灸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针灸,2006,26(2):79-82. 被引量:35
-
2王和鸣,刘俊宁.中医骨伤科在海内外影响(一)——在港台地区、亚洲、澳洲与非洲[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8):68-70. 被引量:3
-
3王富春.针灸推拿学科成为一级学科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针灸,2012,32(10):865-870. 被引量:12
-
4陶晶,操玮,陆巍.中药注册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J].中成药,2014,36(7):1509-1512. 被引量:9
-
5本刊.澳大利亚针灸医学发展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6):5-6. 被引量:1
-
6沈云辉,王硕,郑林赟.澳大利亚中医药教育现状及对中医药国际化传播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7):6-8. 被引量:5
-
7李佳烨,柴铁劬.澳大利亚中医药全面立法后的发展现状[J].世界中医药,2020,15(20):3169-3173. 被引量:5
-
8李亚楠,刘国秀,王燕平,翟华强,王永炎.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大洋洲的贸易现状及发展战略[J].世界中医药,2022,17(18):2674-268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77
-
1朱德伟,余群,宋欣阳,沈云辉.海外中草药种植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药材,2021,44(7):1545-1551. 被引量:3
-
2李树祥,褚淑贞,庄倩.我国药品注册法规体系的演变分析——基于文本挖掘方法[J].中国新药杂志,2020,29(1):1-8. 被引量:4
-
3李艳凤,王琳,英振昊,卢岩.齐鲁医学文化植入针灸推拿学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6):146-147. 被引量:3
-
4梁繁荣,唐勇.中国针灸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针灸,2008,28(S1):69-71. 被引量:9
-
5梁繁荣,杨旭光,吴曦,唐勇.近20年来中国针灸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36-38. 被引量:17
-
6许浒,汪志新,沈雪勇,陈君政,姚鼎山,张景隆.无烟无创痛针灸治疗仪的研制及应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3):187-190. 被引量:1
-
7梁繁荣,唐勇.近20年来针灸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6):561-564. 被引量:7
-
8宫业松.漫谈针灸在美国[J].环球中医药,2008,1(5):63-64. 被引量:3
-
9李珏.浅谈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J].天津科技,2009,36(2):80-81. 被引量:3
-
10黄洁玲.广东骨科类核心期刊文献量统计分析[J].医学信息,2009,22(9):1712-1714.
-
1窦国祥.《内经》:顺应自然,调和阴阳[J].祝您健康,1997,0(8):9-9.
-
2甄仲,秦玉龙.《本草备要》对中医药学的贡献[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7):6-7. 被引量:5
-
3藏医药:有别于中医药的医学精华[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0(12):37-37.
-
4郭跃伟.液相色谱/光谱(紫外、质谱及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5):456-461. 被引量:18
-
5朱致惠.冠心病知多少?[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5(1):7-8.
-
6张秀春,刘春荣.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2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5):33-34. 被引量:1
-
7朱丽珊.八纲辨证学习体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3):52-52.
-
8周宜强,史国军.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现状及前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63-65.
-
9童光东.今后我国中药在新药开发中的地位及战略研究[J].医学与哲学,1993,14(1):7-10.
-
10杜艳艳,贾谦.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药业,2006,15(19):1-2.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