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32-234,共3页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同被引文献22
-
1邢文利,李梁.思维可视化技术下的教学目标建构[J].教育科学,2013,29(2):30-33. 被引量:8
-
2王玲.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J].高教论坛,2013(3):73-75. 被引量:12
-
3陈云辉,谢百治,赵丽.思维导图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1):10-12. 被引量:77
-
4王燕.MindManager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3):67-70. 被引量:33
-
5潘雪丰.思维导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6):82-83. 被引量:9
-
6(美国)珍尼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210-211.
-
7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0-14.
-
8刘丽丽,杨亚丽,安艳鸽.透析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所体现的建构主义理论观[J].软件导刊,2007,6(12X):6-8. 被引量:26
-
9托尼·巴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
10费添林.思维导图在计算机“项目教学法”中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156-15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
-
1蒋政.思维导图在计算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0(1):64-66. 被引量:11
-
2刘海云,伍庆华,肖爱娇.思维导图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155-156. 被引量:32
-
3王军,王虹.思维导图在毒物及微量物证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5,30(6):112-115.
-
4刘海云,王君,何志坚.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3):3296-329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53
-
1龙鑫,肖焕波,袁作雄.思维导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0):77-78. 被引量:1
-
2杨婷.基于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质量分析及对学生的影响[J].名医,2020(8):393-393. 被引量:1
-
3申言义.把语境适应研究引向深入——读冯广艺《语境适应论》[J].修辞学习,2000(2):45-45. 被引量:1
-
4吴宏伟,贺东光.思维导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2(16):74-77. 被引量:12
-
5刘瑜,李瑛,杨玫.思维导图在《计算机软件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3,29(1):189-190. 被引量:2
-
6熊晓明.思维导图在计算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15(13):58-58. 被引量:1
-
7冯波,颜云榕,张静.思维导图在“航海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14,31(3):63-65. 被引量:4
-
8宫健,刘石,陈尔东,李晓华.以症状为中心词制作思维导图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8):1196-1197. 被引量:2
-
9谢明娥.掌握复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J].软件(教学),2015,0(7):84-84.
-
10韩凤.思维导图在计算机原理教学中的主要应用[J].亚太教育,2015,0(17):94-94.
-
1钟葵玲,罗伟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生物学CAI课件[J].科学教育,2000,6(3):13-15.
-
2朱珣.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4,0(9):23-23.
-
3王维敏.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整合的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1):90-90.
-
4拟南芥中隐花色素和光形态建成因子在控制气孔开合中的作用[J].中国基础科学,2005,7(5):28-28.
-
5黄华,郑荣泉,张加勇,陈雯,于晓云,陈平.隐种及其在两栖动物中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2,24(5):483-491. 被引量:1
-
6陈福禄,李宏宇,林辰涛,傅永福.拟南芥隐花色素突变体抑制子的筛选及其表型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3):93-97. 被引量:4
-
7张莉,咸洪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大学微生物教与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7):165-165.
-
8袁维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0(2):42-44.
-
9王身立,戴君惕.群体融合对选择有效性的影响[J].生命科学研究,1999,3(3):225-227. 被引量:1
-
10潘金元.浅谈测交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0,35(11):52-5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