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的自我意识哲学:起源、形成与特征——《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解读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两个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出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转向黑格尔哲学、成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在探索超越自身世界观危机过程中的一种艰难而被迫的选择;《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是马克思哲学思维走向成熟的一个思想实验室,正是在这里,他第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即自我意识哲学得以形成;《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本质并不是哲学史的而是哲学的,它实际上是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哲学史实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深入解析,从而厘清了唯物史观由以形成的理论起点。
作者 王浩斌 张亮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62,共8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9

  • 1张亮.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第一推动力[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1):18-21. 被引量:2
  • 2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3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82..
  • 4拉宾 马哲.论西方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 5奥伊则尔曼 潘培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M].北京:三联书店,1964..
  • 6秦水.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63..
  • 7巴加图利亚 陆忍.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 8纳尔斯基 金顺福.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