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刘霞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及现实意义"一文分析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国家理论,阐述了马克思对未来国家的构想,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经济基础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情况,生产力还很落后,且极不平衡。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套用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理论,一切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改革开放进入深化的阶段,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
刘霞
机构地区
青岛莱阳农学院
出处
《党政论坛》
2005年第5期10-11,共2页
Party & Government Forum
关键词
国家理论
马克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
市民社会理论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3
1
王彦英.
马克思语境中的“市民社会”与唯物史观[J]
.中共山东大学委党校学报,2006(4):37-39.
被引量:1
2
王丽华.
民间组织崛起与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J]
.学习月刊,2007(18):32-33.
被引量:3
3
刘军.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古希腊政治思想来源[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1):202-208.
被引量:4
4
王兆良.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新思考[J]
.哲学动态,1998(7):32-34.
被引量:11
5
朱鹏,王刚.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公共性关系的联系与区别[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6):201-205.
被引量:1
6
郁建兴.
国家理论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J]
.东南学术,2001(5):4-14.
被引量:14
7
汪前元,周莉.
马克思与诺思:两种国家理论的比较分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5):90-96.
被引量:3
8
罗峰.
马克思主义与诺思的国家理论之比较[J]
.政治学研究,2001(3):59-67.
被引量:5
9
仰海峰.
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探析[J]
.东岳论丛,2005,26(2):34-41.
被引量:13
10
胡祥.
“社会政治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J]
.湖北社会科学,2005(2):4-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于新.
马克思语境中的“市民社会”及其当代启示[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30(3):22-25.
2
蒯正明,杨新宇.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社会资源建设的思想与现实意蕴[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30(2):107-113.
3
邓海娟.
论非国家行为体的健康权保障义务[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3):91-95.
被引量:2
4
左丹丹.
马克思国家理论中国化研究文献综述[J]
.理论建设,2016,32(4):94-10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新生.
论社会权领域的非国家行为体之义务[J]
.政治与法律,2013(5):50-58.
被引量:7
2
乔煜,李琴.
论非国家行为体对社会权的协同保护义务[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5):120-124.
1
马建兴.
“市民社会”概念的意义及其与法治的辩证关系[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2):23-27.
被引量:7
2
李雨峰.
版权、市民社会与国家[J]
.知识产权,2006,16(3):7-11.
被引量:2
3
李永格.
论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J]
.企业导报,2012(14):180-181.
4
潘若愚.
论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347-348.
被引量:1
5
陈创生.
市民社会与国家、政府职能、政治民主化[J]
.岭南学刊,2007(6):29-32.
6
张路路.
中国法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互动[J]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6):58-60.
7
伍新辉,陆继华.
马克思的国家观及其当代启示[J]
.知识经济,2010(24):99-100.
8
孔闻华.
论私法与市民社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6):30-30.
9
甘国明.
民法法典化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路径[J]
.兰州学刊,2004(6):191-192.
10
张小林.
马克思与葛兰西关于市民社会的比较[J]
.法制与社会,2008(20):233-234.
被引量:1
党政论坛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