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海藏族千百户制度研究
被引量:
10
Research on the Qinghai Tibetan Thousand and Hundred Households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千百户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政权形式,在青海牧区的藏族社会中存在了几百年,这种制度的实质与土司制度并无大的差异,它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历史、环境、社会原因。文章利用文献资料对青海藏族千百户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千百户的空间分布、千百户的历史作用作了深入分析。
作者
朱普选
机构地区
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系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17-22,共6页
Tibetan Studies
关键词
青海
藏族
千百户制度
地方政权形式
土司制度
部落制度
行政管理体制
分类号
K281.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13
1
.《明太祖实录》卷69[M].,..
2
.《明史》卷42,地理3[M].,..
3
.《明经世文编》卷404[M].,..
4
.《明宣宗实录》卷110[M].,..
5
.《明史》卷90,兵志2[M].,..
6
.《明史》卷330,西域2[M].,..
7
.《清世宗实录》卷20[M].,..
8
.《清史稿》卷54,地理志1[M].,..
9
穆赤·云登嘉措.《青海少数民族》[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10
.《那彦成青海奏议》[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页.
同被引文献
115
1
曲强.
吐鲁番伯克莽噶里克归附始末考——兼论清朝对吐鲁番的初步治理[J]
.清史研究,2021(2):54-65.
被引量:4
2
慕容宏图.
土族著名历史人物——李南哥评传[J]
.中国土族,2003(1):46-47.
被引量:1
3
李德成.
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述略[J]
.中国藏学,2011(S2):64-80.
被引量:16
4
王希隆.
新疆哈密维吾尔族中的札萨克旗制[J]
.西域研究,1997(1):33-38.
被引量:13
5
杜建录.
宋代属户史论[J]
.宁夏社会科学,1992(1):84-88.
被引量:6
6
顾诚.
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15-22.
被引量:87
7
王铭铭.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J]
.社会学研究,1997(1):88-98.
被引量:85
8
王兴先.
华日地区一个藏族部落的民族学调查报告─—山神和山神崇拜[J]
.西藏研究,1996(1):79-83.
被引量:8
9
苏发祥.
简论明朝对甘、青藏族地区的治理[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7(2):16-19.
被引量:6
10
房建昌.
青海大通县广惠寺的创建历史及活佛考[J]
.青海社会科学,1990(1):93-9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0
1
洲塔,扎西卓玛.
阿柔部落政治法律形态考述[J]
.中国藏学,2011(2):226-230.
2
赵忠花.
“西宁十三族”考[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3(2):33-37.
3
吴中海,周春景,冯卉,张克旗,李家存,叶培盛,李跃华,田婷婷.
青海玉树地区活动断裂与地震[J]
.地质通报,2014,33(4):419-469.
被引量:44
4
何峰,张科.
青海在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大局中的地缘影响、角色定位及今后作用[J]
.青海民族研究,2014,25(4):126-132.
5
李元元.
族群边界的构筑、遮蔽与消弭--一个村落“唐卡”艺术的社会生命传记[J]
.民族艺术,2017(3):129-135.
被引量:6
6
李晓亮.
清代青海广惠寺地方司法制度研究[J]
.西部学刊,2017(7):38-41.
被引量:1
7
李建宗.
通道之间:西北民族走廊界隔中的连续——基于河西走廊与河湟地区之间的关联性分析[J]
.青海民族研究,2018,29(2):67-72.
被引量:3
8
扎果.
汉文史料中“生番”“熟番”“野番”之称谓新考——以青海千百户制度相关史料为依据[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3(2):30-42.
9
扎果.
清代青海环湖八族新考一从青海千户百户制相关史料谈起[J]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3(3):37-58.
10
李静,杨佳富.
家国意识的重构与传承--以额敏和卓所部东迁瓜州为例[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1):117-130.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潘荣燊,梁莲姬,朱雨轩,王国江.
青藏玉树兵达高速远程滑坡野外调查及运动模拟研究[J]
.工业建筑,2023,53(S01):579-584.
2
吴中海,张岳桥,胡道功.
新构造、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J]
.地质通报,2014,33(4):391-402.
被引量:22
3
刘凤山,吴中海,张岳桥,杨振宇,王书兵,张虎,仝亚博,李海龙.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新进展及展望[J]
.地质通报,2014,33(4):403-418.
被引量:21
4
蒋瑶,吴中海,刘艳辉,田婷婷,张铎,黄小龙,黄小巾.
青海玉树活动断裂带的多期古地震滑坡及其年龄[J]
.地质通报,2014,33(4):503-516.
被引量:17
5
田婷婷,吴中海,马志邦,冯卉,尼玛次仁,蒋瑶,张绪教,张铎.
青海玉树断裂带地震落石的地震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2014,33(4):567-577.
被引量:9
6
黄小巾,吴中海,黄小龙,罗睿洁.
滇西北程海-宾川断裂带第四纪分段活动性的构造地貌表现与限定[J]
.地球科学,2018,43(12):4651-4670.
被引量:21
7
孙玉军,范桃园,周春景,吴中海.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构造形变特征的数值模拟[J]
.地质通报,2015,34(1):71-82.
被引量:6
8
李海龙,张岳桥,乔彦松,朱府升,李建华.
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中游深切河谷沉积物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2015,34(1):104-112.
被引量:15
9
罗睿洁,吴中海,黄小龙,黄小巾,周春景,田婷婷.
滇西北宾川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其活动构造体系[J]
.地质通报,2015,34(1):155-170.
被引量:36
10
张志春,潘根兴,孔尚成,王英建,冯有成,朱新建,向艳苹.
青藏高原三江源南部下拉秀剖面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5):181-186.
被引量:3
1
陶炎武.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初探[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9(1):12-18.
被引量:2
2
安俭.
论部落制度在游牧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作用[J]
.历史教学问题,2003(5):3-6.
被引量:1
3
西川监狱课题组,何建忠,王海宏,久迈,杨炜涛.
青海藏族罪犯循证矫正实证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5(2):21-24.
4
拉毛措.
浅谈解放思想与青海藏区观念转变[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1):69-73.
5
侯兰花.
浅论民族主义思潮[J]
.群文天地,2008(9):103-104.
6
周雅安.
基于青海藏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1):79-79.
7
青松.
清代乌喇特三公旗所领旗分探析[J]
.黑龙江史志,2014(11):3-4.
8
胡万钟.
否定之否定——略谈人类政治民主化的进程[J]
.理论月刊,2008(8):72-75.
9
杨红伟,马欢.
社会动员与新中国建立初期青海牧区政治现代化的开启——以泽库县政权建设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13(2):143-147.
被引量:4
10
杨蕤.
论西夏的基层组织与社会[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0(3):124-132.
被引量:8
西藏研究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