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RNA合成抑制剂对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花粉育性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2-硫尿嘧啶(2-TU)和尿嘧啶(U)喷施一次和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及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的水稻农垦58S叶面,前者使可育日长条件下的农垦58S花粉败育率显著增加。此种作用可因U的处理而解除。但对照品种农垦58则无类似的变化:
作者
王明全
徐振平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4年第6期426-428,共3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
RNA合成抑制剂
花粉育性
分类号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1
肖翊华,徐孟亮,刘文芳.
农垦58s育性转换与吲哚乙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关系[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2,10(2):128-132.
被引量:5
2
王台,肖翊华,刘文芳.
光周期诱导HPGMR叶蛋白质变化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0,9(4):369-374.
被引量:9
3
王志强,刘文芳,肖翊华.
HPGMR农垦58S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0,9(4):466-468.
被引量:8
4
石明松.晚粳自然两用系选育及应用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1981(07).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石明松.晚粳自然两用系选育及应用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1981(07).
2
M. Zivy,H. Thiellement,D. Vienne,J. -P. Hofmann. Study on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genome expression in wheat by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J] 1983,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1~7
共引文献
17
1
曹双河,张相岐,张爱民.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调控机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2005,22(1):19-26.
被引量:19
2
黄庆榴,唐锡华,茅剑蕾.
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7001s的光温反应特性与花粉育性转换及其过程中花药蛋白质的变化[J]
.作物学报,1994,20(2):156-160.
被引量:16
3
何之常.
HPGMR农垦58s光敏感期叶片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的变化[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5,13(2):157-162.
被引量:3
4
朱哓红,曹显祖.
花药中生长素的积累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4):254-257.
被引量:9
5
金磊,晋艳,周冀衡,杨宇虹,杨虹琦,黄成江.
烟草早花机理及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烟草学报,2008,14(1):58-62.
被引量:33
6
王会峰,黄群策.
反向核不育水稻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3):9867-9868.
7
徐振平,王明全.
水稻败育过程中花粉DNA和蛋白质含量的研究[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27(1):7-10.
8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李平,张旭,林道宣,黄农荣,孔清霓,刘彦卓.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组份的变化(简报)[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9,7(2):173-176.
9
江树业,刘向东.
两用核不育水稻基础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3(S3):6-10.
被引量:1
10
杜士云,王德正,吴爽,王辉,王守海.
三类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J]
.植物生理学报,2012,48(12):1179-118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4
1
YANG Qing-kai1,LIANG Chun-yang1,LI Jun1,JIN De-min1,AHUANG Wen2,DENG Qi-yun2,WANG Bin1(1.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Genomics,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101,2.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Changsha 410125).
Characterizatio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ndidate gene of rice 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gene tms5 by mapping[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
被引量:33
2
向阳,李必湖.
不同基因源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不同遗传背景下F_2育性变化规律的比较研究[J]
.作物研究,2004,18(2):63-67.
被引量:11
3
刘海,陈立云.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光温效应及遗传机理[J]
.作物研究,2008,22(S1):333-337.
被引量:2
4
王会峰,黄群策,王松丽.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8):11-15.
被引量:6
5
傅大雄,阮仁武.
KM型核质互作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两系法杂交小麦的拓建[J]
.西南农业学报,1993,6(1):117-118.
被引量:20
6
孙宗修,程式华,斯华敏.
光敏核不育水稻遗传研究方法的思考[J]
.遗传,1993,15(6):35-37.
被引量:20
7
陈良碧,李训贞,周广洽.
温度对水稻光敏、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1):47-54.
被引量:73
8
刘宜柏,贺浩华,孙义伟,饶治祥,潘晓云,黄英金.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光温生态和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综合报告[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6(1):1-7.
被引量:6
9
曹双河,张相岐,张爱民.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调控机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2005,22(1):19-26.
被引量:19
10
程式华,孙宗修,斯华敏.
农垦58S/农垦58F_2群体育性分离模式的年度间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1994,8(2):97-10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王会峰,黄群策,王松丽.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8):11-15.
被引量:6
2
陈云风.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8):89-93.
被引量:6
3
徐振平,王明全.
水稻败育过程中花粉DNA和蛋白质含量的研究[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27(1):7-10.
4
贺超兴,谭克辉,白书农.
核酸代谢抑制剂对水稻光敏核不育性的影响[J]
.植物学通报,1999,16(3):268-27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少丽,张鲁刚,张玉,万恩梅,惠麦侠,张明科.
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化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4):667-674.
被引量:5
2
王会峰,欧阳艳蓉,黄群策.
离子束诱变核不育水稻育性特点观察[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12):39-41.
3
富昊伟,李友发,马兴华.
GA_3对水稻含微效恢复基因“三系”不育系育性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5-15.
4
陈云风.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8):89-93.
被引量:6
5
李艳飞,马翎健,王爱方,靳凤.
一个水稻育性相关基因在小麦雄性不育系中的表达[J]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3):416-420.
6
陈红梅,李小娟,马春英,段巍巍,肖凯.
小麦磷转运蛋白基因TaPT2;1的分子特征和应答外源磷素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4,29(1):1-6.
被引量:1
7
陈镇,马雪丽,曾汉来.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调控基因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37(1):97-104.
被引量:5
8
胡华兵.
浅谈甜菜育种部分专业名词[J]
.中国糖料,2015,37(2):75-76.
9
侍守佩,刘定友,项祖芬,王志,褚旭东,彭涛,石军,黄廷友.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制种后蓄茬再生繁殖技术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5(9):160-161.
10
蔡星星,张盛,王欢,吕锐玲,李兴华,周强.
温敏型优质水稻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探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7):18-20.
被引量:2
1
华中农大成功克隆水稻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J]
.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2,23(2):80-80.
2
盛孝邦.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学研究[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2,18(1):18-28.
被引量:8
3
贺浩华,元生朝,张自国.
温度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1,10(2):127-135.
被引量:10
4
张自国,元生朝.
曙暮光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J]
.中国水稻科学,1989,3(3):107-112.
被引量:7
5
贺浩华,元生朝.
不同光温条件下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生育动态的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9,11(2):45-49.
被引量:1
6
袁勤,蔡福根,全立勇,张四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上海郊区的育性转换及利用[J]
.上海农业学报,1993,9(3):30-34.
被引量:3
7
杨腾邦.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鉴定技术初探[J]
.三明农业科技,1998(1):20-21.
8
张自国,元生朝,曾汉来,王本宣,李玉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W6154S育性转换感温特性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1,10(1):21-25.
被引量:12
9
缪炳良,柳学余,崔叶龙,陆兆新,严建民.
水稻辐射敏感性不育研究 Ⅱ.选育辐敏核不育水稻的遗传学基础[J]
.核农学通报,1992,13(4):159-161.
被引量:1
10
杨金水.
试论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异质性的遗传基础[J]
.遗传,1997,19(3):34-38.
被引量:2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