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无论在数量、质量、结构还是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造成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人才发展环境差,教育投入不足,对人才工作缺乏认识,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研究和解决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
作者
廖海莉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3期82-85,共4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人力资源
开发
分类号
C96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毛笑文.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04(1):153-159.
被引量:7
2
燕补林.
西部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J]
.人才开发,2004(2):34-35.
被引量:12
3
冯晓宪.
WTO与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探讨[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52-5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许乐仁.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才战略思考[J].当代贵州,2001,(6):11-13.
2
张小健,金湘军,王晓庆.关于西部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01-18.
3
[美]约瑟夫·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4
[美]劳伦斯·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9.
5
刘溶沧,焦国华.
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J]
.财贸经济,2002,23(6):5-12.
被引量:212
6
张体勋,冯冬燕,孙晓华.
西部地区人才战略探讨[J]
.人口与经济,2003(1):35-39.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20
1
汤旭.
北雁南飞: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地南移的分析与解决对策[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12):100-100.
2
薛雯.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建议[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z1):76-79.
3
阎世平.
对西部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114-116.
被引量:5
4
杨圣敏.
近年来国内民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6):5-11.
被引量:4
5
赵文亮,邓永胜.
东西部干部交流是实现西部人才本土化的有效途径[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6):25-27.
6
鲁建彪.
西部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08-112.
被引量:9
7
彭胜峰,高艳.
西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出路[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6):33-37.
被引量:3
8
权大学,石小岗.
陕西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研究[J]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6):93-95.
被引量:4
9
李红梅.
非正式制度约束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
.湖北社会科学,2008(2):100-102.
被引量:24
10
陈爱林,杨盛标,刘国海.
浅析九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人才开发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2008(3):86-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李实,John Knight.
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J]
.经济研究,2002,37(10):47-58.
被引量:120
2
王浩.
短缺中的增长:广东人力资源的配置性开发[J]
.学术研究,2003(12):24-28.
被引量:1
3
王放.
中国三大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状况比较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4(9):72-83.
被引量:2
4
[1]蔡昉.中国人口问题报告(200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4](美) M·P·Todaro.经济发展(第六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6
钟丽霞,郑长德.
论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力资本的积累[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17-22.
被引量:7
7
白永秀,郭俊华.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J]
.当代经济研究,2001(4):17-21.
被引量:15
8
经朝军,苏红.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4(4):26-2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杨林,李正升.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比较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6):95-9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林忠,鞠蕾.
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朝阳市与大连市比较[J]
.财经问题研究,2010(11):75-81.
2
罗美娟,李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6(6):125-130.
被引量:2
3
李珏.
探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生源新的增长点[J]
.成人教育,2012,32(3):12-14.
1
范玉华.
关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5):86-86.
2
李莉,洪卫.
试论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36-38.
被引量:2
3
王爱民.
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J]
.西北人口,2003,24(4):28-30.
被引量:2
4
杨立富,谭少波.
邯郸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析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104-105.
5
卢君,周艳球.
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讨[J]
.全国商情,2005(8):16-18.
6
段淇斌.
浅析甘肃省扶贫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J]
.甘肃农业,2012(21):89-91.
被引量:1
7
樊少波,高英俊.
社会学视角下人力资源开发的解读[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8-9.
被引量:1
8
萧灼基,王贤才,杨性恺,胡定旭,计佑铭,戴舟.
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部分政协委员关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发言撷英[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19(4):4-11.
9
省市快车[J]
.中国人才,2013(6):60-61.
10
陈珏.
借鉴内地经验发展新疆小城镇[J]
.新疆社科论坛,2004(4):70-72.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