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中的欧美艺术史学(导论)
被引量:13
New Perspectives of Art History in Euro-America: An Introduction
出处
《新美术》
CSSCI
2005年第1期13-21,共9页
Journal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参考文献5
-
1素描艺术[J].新美术,1991,12(4):39-40. 被引量:1
-
2曹意强.欧美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J].新美术,2001,22(1):27-37. 被引量:31
-
3杨奇瑞.铜陵之音 1997[J].新美术,1997,18(3):98-98. 被引量:1
-
4曹意强.视觉习惯与文化——巴克森德尔的《意图的模式》及其他[J].新美术,1998,19(1):76-84. 被引量:11
-
5曹意强.巴克森德尔谈欧美艺术史研究现状[J].新美术,1997,18(1):42-45. 被引量:9
共引文献47
-
1石炯.构图与透视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J].新美术,2005,26(1):43-52. 被引量:15
-
2张鹏.美术史研究中的“赞助人”[J].美术研究,2006(4):44-49. 被引量:16
-
3徐习文.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典范——论滕固艺术学研究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7(1):71-73. 被引量:12
-
4王付银.近代以来的艺术史写作——从遥望的艺术史家到审视的艺术史家[J].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07(1):15-17. 被引量:1
-
5盛雪梅.传统艺术史观在后现代语境下的解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47-51.
-
6陈长田,张莉莉.哈斯克尔史学方法及其著作《赞助人与画家》的研究分析[J].艺术探索,2008,22(4):68-68.
-
7马明明.西方艺术史观念的变迁轨迹[J].科教文汇,2009(1):256-256. 被引量:1
-
8曹意强,罗戟,薛军伟.国外艺术学科发展近况[J].新美术,2008,29(6):4-36. 被引量:12
-
9毛巍蓉.艺术、社会及经验——论巴克桑德尔绘画风格社会史观[J].新美术,1999,20(1):48-56. 被引量:1
-
10焦琳.社会学方法与美术史研究[J].新视觉艺术,2009(3):26-2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82
-
1夏燕靖.中国艺术学古典文献研究正当其时[J].艺术学研究,2019(1):17-28. 被引量:2
-
2姜志鹏,刘毅青.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艺术社会学困境及启示——以柯律格为例[J].美学与艺术评论,2020(1). 被引量:4
-
3丁宁.论艺术史的分期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1997(1):161-169. 被引量:8
-
4汉斯·贝尔廷,常宁生.艺术史终结了吗?——关于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史学的反思[J].美术观察,1998(11):70-72. 被引量:4
-
5曹意强.视觉习惯与文化——巴克森德尔的《意图的模式》及其他[J].新美术,1998,19(1):76-84. 被引量:11
-
6常宁生.西方艺术史学的现状与未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1997(2):34-38. 被引量:5
-
7KathLeen F.Chapman,丁宁.重写艺术史——布列逊及其新艺术史观[J].世界美术,1991(3):55-57. 被引量:4
-
8曹星原.摘去伦勃朗的“金盔”者——阿尔珀斯及其美术史研究方法[J].新美术,1991,12(1):49-54. 被引量:9
-
9贡布里希,王彤.20世纪艺术中的图像和语词[J].新美术,1991,12(3):63-73. 被引量:4
-
10巴克森德尔,徐一维,丁宁,黄天海.时代之眼[J].新美术,1991,12(2):60-8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3
-
1张慧喆.通向艺术场域史:一种开放而中立的艺术史书写[J].文艺理论研究,2014(4):53-59. 被引量:2
-
2张俊.作为知识形式的图画[J].新美术,2006,27(6):63-66.
-
3刘鹏.批评家的姿态——阿瑟·丹托的艺术史叙事方式评析[J].艺术百家,2008,24(3):62-68. 被引量:2
-
4吉随旺,张倬元,邓荣贵,王凌云.缓倾角红层开挖路堑边坡支护设计中支护力计算[J].山地学报,2000,18(B02):83-87.
-
5苗玉红.艺术史的范式转向及与艺术的共生——贡布里希和布莱森艺术史思想比较研究[J].艺术探索,2013,27(6):54-57.
-
6孙玉明.西方艺术史观念的嬗变及新趋向[J].文艺争鸣,2011(02X):74-77. 被引量:1
-
7李健.新艺术史研究视域下的“语—图”关系辨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39(6):124-131. 被引量:3
-
8吕品田.学术的河床和主流[J].美术,2021(3):30-31.
-
9李毓菲,徐莉,沈伟棠.论20世纪后期西方学者对中国家具研究的转型——以韩蕙《中国古典家具的光辉》为中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5):16-21. 被引量:1
-
10李健.论跨门类艺术史的文献系统与知识学建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5):123-12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5
-
1王泽庆.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内在矛盾[J].艺术百家,2008,24(4):51-54. 被引量:2
-
2罗来文.达利艺术意象略论[J].艺术百家,2009,25(3):208-209. 被引量:1
-
3李心峰,秦佩.2014年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J].艺术百家,2015,31(2):16-30. 被引量:3
-
4唐兴荣.日常生活——当代室内设计史研究视角转向摭论[J].家具,2015,36(3):33-37. 被引量:3
-
5匡路敏,武宇.浅谈新艺术史研究视域下的“语—图”关系[J].今古文创,2021(6):67-68.
-
6赵识.秦汉时期九尾狐画像砖的图像学研究[J].地域文化研究,2021(2):118-123. 被引量:2
-
7刘昌奇.艺术史的语言批判:巴克森德尔与新旧艺术史的分野[J].文艺研究,2023(2):41-53. 被引量:4
-
8李军,王喜明,聂凡,王彦超.凭几演变历程探溯[J].林产工业,2023,60(6):87-92. 被引量:24
-
9潘谷平,何淼.城市文化影响力的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11):155-164. 被引量:6
-
10陈忆澄.论艺术传播史的书写:一种通向一般艺术史的视域[J].艺术传播研究,2024(2):111-119.
-
1栗宪庭.我眼中的艺术批评[J].美术观察,2000(8):7-8. 被引量:3
-
2真假布里洛盒子[J].艺术当代,2010(10):6-6.
-
3韩涧明(采访).艺术品比所有投资都可靠[J].收藏,2009(3):23-25.
-
4徐国卫.书画的鉴赏收藏与投资[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4,0(12):62-63.
-
5应克复,牟永利.雨花石的艺术界定与市场回应[J].收藏,2007(1):140-141.
-
6黄惇书法艺术[J].钟山风雨,2003,0(4):65-65.
-
7李所期.鉴宝闹剧与艺术鉴定[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4):265-266.
-
8傅二石[J].美术之友,2007(6):82-82.
-
9贺志乾作品欣赏[J].陕西教育(综合版),2009(12).
-
10傅二石〉中国美术出版界推荐艺术家[J].美术之友,20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