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创新与实施框架 被引量:14

Innovation in De-listing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退市制度的行政化理念导致退市过程中市场化原则和投资者保护原则难以体现,人为操纵和行政干预非常普遍,从而使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 This article is a comment on the evolution tendency of de-listing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stock listing practice in China. It is believed that, in current China, prevalence of administrative meddling stands in the way of investors protection. Implementation of market principle has a long way to go.
作者 徐良平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70,共5页 Securities Market Herald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Nasdaq delisting: Process,Implications and Strategies" , 2001年9月28日, www.haledorr.com/files/upload/2001_09_nasdaq_delisting.pdf.
  • 2杨峰:《退市制度研究》,载《创业板市场前沿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 3隆武华:《全球创业板市场的回顾与展望》,深交所内部研究报告,2003年.
  • 4孔翔、阙紫康:《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发展战略研究》,深交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2004年第90号.
  • 5吴志攀:《证券交易所处理权问题研究》,载深交所法律部编《证券交易所法律问题研究》,内部资料,2004年.
  • 6韩志国.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J].经济导刊,2001(3):7-13. 被引量:9
  • 7华东政法学院课题组:《上市公司退市法律问题研究》,2002年.
  • 81999年7月1日实施的《证券法》第49条也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丧失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的,其股票依法暂停上市或者终止上市".
  • 9如纳斯达克市场退市标准更多地体现市场理念,即以上市企业的市场表现作为退市的标准,暗含着投资者是评判上市公司是否退市的"裁判".而纽交所退市制度则主要体现企业理念,即侧重于以企业基本面的质量作为退市的标准,暗含着公司退市的主动权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
  • 10如纳斯达克市场在决定上市公司摘牌时拥有独立的处理权限,其他监管机构不得干预.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6.04也规定,联交所对它认为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上市公司,有权决定其终止上市.联交所做出终止上市的决定无须经过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批准.

二级参考文献6

  • 1中国证券会.《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
  • 2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 3杨锋.《海外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比较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第0036号.
  • 4上海证券交易所.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主办[J].上市公司,2001,.
  • 5陈峥嵘.《从纽约到东京到香港:成熟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如何进市》.巨潮资讯网,2001年4月14日.
  • 6中国证券报.《较成熟市场的退市规则》,2001年2月22日.

共引文献57

同被引文献133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1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