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关系及痰浊形成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
1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研究表明冠心病痰浊型血清TC、FC、HDL—C、HDL2—C明显升高,提示这四项指标可作为冠心病痰浊型辨证的客观依据。并且本文用现代医学理论探讨了痰浊形成的机理。
作者
程小曲
机构地区
广东省顺德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9,共3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脂蛋白
载脂蛋白
病机
冠心病
分类号
R259.41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16
引证文献
108
二级引证文献
953
参考文献
2
1
林求诚,陈成东.
冠心病中医辨证病理生理学基础初探[J]
.福建中医药,1989,20(3):12-14.
被引量:10
2
孙迁魁等.冠状循环与临床[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9
1
孙磊.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的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4):29-30.
被引量:9
2
国月英,李凤玲,杜力军.
检验技术在中医药诊治冠心病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4):43-45.
3
赵英强.
43例老年冠心病辨证分型与血流变相关性研究[J]
.天津中医,1996,13(4):12-14.
被引量:4
4
安冬青,辛效毅,施建明.
冠心病中西医研究概况[J]
.新疆中医药,1997,15(1):50-55.
被引量:1
5
刘鹏,张鹏.
从“痰瘀”辨证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2):210-213.
被引量:21
6
刘应柯.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
.国医论坛,1991,6(6):38-41.
被引量:3
7
赵梦华,林勉生,于乃芳.
血液流变学在中医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
.河北中医,1991,13(1):36-37.
被引量:8
8
唐巍,缪文丽,孙加源.
冠心病痰瘀证客观指标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1,18(6):3-5.
被引量:4
9
鲁明源.
湿热体质与冠心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中医评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1):16-20.
被引量:62
同被引文献
916
1
王宇杰,杨振刚,蒋文潇,郭佳丽,杨科,陶均英,许轶洲,童国新,周仕平.
温阳化饮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阳虚饮停证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反复心绞痛发作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20,0(3):226-228.
被引量:11
2
沈艳,唐红,周端,陈昕琳,王佑华.
2型糖尿病阴虚质、痰湿质患者表型与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968-5971.
被引量:4
3
李凤文,须惠仁,张问渠,温天明,傅湘琦,王安民,杨云,孙恩亭,谢小冰,成伊竹,阚甸嘉,陆广莘,鄂征.
肝郁气滞血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91,32(10):46-48.
被引量:61
4
程科,夏清华,唐勇,姜杰.
岳美中教授临证思维浅析[J]
.陕西中医,2007,28(2):191-192.
被引量:2
5
杨士伟,周玉杰.
2011年美国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与实践[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100-107.
被引量:37
6
姜兆全,公秀珍.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4):286-287.
被引量:4
7
杨利,黄燕,蔡业峰,杜宝新,陈红霞,卢明,黄培新.
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6):459-460.
被引量:149
8
张琳娜,白洁.
苦豆子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26(3):214-217.
被引量:24
9
孙志栋,王学德,倪西源,黄坚.
棉花DNA提取方法的探讨[J]
.浙江农业学报,2004,16(4):177-181.
被引量:31
10
王敬卿.
周仲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经验[J]
.中医杂志,2004,45(7):493-49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08
1
杨荣来,王凤荣,史海蛟,王帅,王金梁,陈维,景雅婷,李峥.
以“痰瘀毒”立论探讨大柴胡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8):94-96.
被引量:11
2
宋晓宇,王鑫国,杨旭杰,李春花,阎艳丽,张天真.
当归芍药散(汤剂)调节血脂异常大鼠脂质代谢组方作用的协同性研究[J]
.陕西中医,2007,28(2):235-237.
被引量:8
3
李鹏,杨东鹰,沈宝潘.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J]
.新疆中医药,2004,22(3):54-56.
4
唐补生,魏巍,张振忠.
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的中医辨治探讨[J]
.现代中医药,2004,24(4):3-6.
5
杜秀娟,杨振东.
痰瘀同治法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7):428-429.
被引量:3
6
杜秀娟.
略论痰瘀同源与痰瘀同治[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3):61-62.
被引量:9
7
王东生,袁肇凯,陈方平.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病理的理论探讨[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5):27-29.
被引量:43
8
路亚娥,王稼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J]
.现代中医药,2004,24(6):19-20.
被引量:2
9
李东晓.
痰与代谢综合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2):144-146.
被引量:73
10
王东生,袁肇凯,陈方平,黄献平,谢梦洲,卢芳国.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痰瘀”病理演变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2):38-40.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953
1
郭松霞.
天麻眩晕宁颗粒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及神经保护机制探讨[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24):66-68.
被引量:1
2
胡娇娇,梁雪,田慧.
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银杏叶对冠心病的作用机制[J]
.壮瑶药研究,2023(2):170-174.
3
张雪桦.
中医辨证理疗联合耳穴压豆对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2,12(10):20-22.
被引量:6
4
姬梦姣,朱博冉,魏亚男,张文苑,翟意,陶伟伟,吴颢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7):2318-2325.
被引量:15
5
覃晓红,王晗,李婕,张思奇,何云.
潜阳育阴颗粒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110-113.
被引量:3
6
王博深,张玉龙,鲍婷婷,任风英,王翠,李跃华.
李跃华运用舒筋通络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34-37.
被引量:7
7
茅凌燕.
老年女性眩晕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体会[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8):8-8.
被引量:1
8
赵津成.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最新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9):655-655.
被引量:1
9
陈博.
软坚散结散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84-85.
被引量:2
10
陈汉阳.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6):3926-3927.
被引量:7
1
卢宪伟,陈伟平,韦继政,顾颖敏.
温胆汤加味对痰浊型冠心病疗效及尿酸代谢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635-636.
被引量:1
2
张刚,邹震.
芳香化浊法治疗痰浊型冠心病32例[J]
.黑龙江中医药,2008,37(2):12-13.
被引量:2
3
池建淮,范仁忠.
化瘀利浊法治疗瘀浊型糖尿病38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4):267-267.
4
叶勇,梅国强,刘松林,雍雪莲,张茂林,梅杰.
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68-969.
被引量:18
5
于顾然,贺燕勤,郭云庚,范德荣.
痰浊型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0):1968-1970.
被引量:11
6
安娟娟.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痰浊型眩晕43例[J]
.江西中医药,2009,40(2):32-32.
被引量:2
7
赵华云,黄洁玲,秦鉴.
化湿汤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内皮素及血脂的影响及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3(1):27-29.
被引量:5
8
张太阳.
益气祛痰法治疗痰浊型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1,12(2):68-70.
被引量:18
9
王秋朝,陈煜民,贾美君,翟海龙.
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12,32(12):1081-1083.
被引量:6
10
万阜昌,黄道斋.
荷丹片的降血脂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1):19-21.
被引量:36
新中医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