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黄建新的城市悲喜剧创作
被引量:
1
On Huang Jian-xin's Urban Tragicome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建新无疑是中国当代电影导演中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迄今为止 ,在他所拍的众多影片中 ,大都是反映城市生活百态、当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的。他的电影风格之所以复杂 ,更重要的原因是 ,它们从来不是一种纯正——纯正的悲剧或喜剧 ,它们总是让人笑了想哭、哭了又笑 ,在哭笑之间上演着一出出城市悲喜剧。
作者
陈捷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5-130,共6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关键词
黄建新
第五代导演
悲喜剧电影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黄建新.
我看喜剧片[J]
.电影艺术,1999(3):44-47.
被引量:18
2
黄建新.
生活决定了我的电影[J]
.当代电影,1997(4):80-82.
被引量:10
3
刘无.
论黄建新电影[J]
.电影艺术,1997(2):46-51.
被引量:6
4
柴效锋.
黄建新访谈录[J]
.当代电影,1994(2):37-45.
被引量:31
5
戴锦华.
思索与见证:黄建新作品[J]
.当代电影,1994(2):46-52.
被引量:16
6
张东.
哭笑之间——论喜剧电影中悲剧因素的审美价值[J]
.当代电影,1988(5):31-34.
被引量:3
7
[法]萨杜尔(G· Sadoul) 著,韩默,徐继曾.卓别林的一生[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共引文献
68
1
黄清.
完美的艺术境界:黄建新、冯小刚电影艺术理想追求的趋同性[J]
.电影评介,2008(17):20-21.
被引量:1
2
张欣.
平民的舞台——对冯巩电影的分析[J]
.东南传播,2007(7):121-122.
3
郭培筠.
论黄建新的电影创作[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1(2):72-74.
4
王旭.
现代寻根之“不利”——黄建新导演作品的文化视野研究[J]
.新视觉艺术,2012(6):43-45.
5
刘云生.
“后人民”时代的剩余“光荣”——评电影《耳朵大有福》[J]
.电影文学,2008(8):48-49.
6
黄清,戴剑平.
时代背景及其作品总印象——都市意识视域中的黄建新、冯小刚电影创作比较[J]
.电影文学,2008(7):57-59.
被引量:1
7
陈亦骏.
九十年代中国的新写实电影[J]
.戏剧艺术,1999(3):52-62.
8
刘海玲.
电影《背靠背 脸对脸》与小说原著的互文性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7):1-2.
9
周根红.
90年代以来电影与文学的关系[J]
.扬子江(评论),2010(4):84-90.
被引量:2
10
厉震林,吕直彦.
论新时期电影的空间构图美学[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3):72-7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3
1
刘硕.
历史全景与个体特写——杨德昌与台湾电影的光阴故事[J]
.当代电影,2007(6):102-105.
被引量:7
2
孙建业.
论黄建新电影中的象征手法[J]
.电影文学,2018(2):46-49.
被引量:1
3
孙慰川.
论杨德昌的诚意电影及其美学特征[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0-14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金雨航,夏佳倩.
论杨德昌与黄建新电影作品中的社会性表现手法的运用[J]
.艺术评鉴,2020(22):155-157.
1
倪骏.
因爱之名——中国电影中的爱情(之一)[J]
.大众电影,2005,0(15):40-41.
2
秦勇,陈阳.
俄罗斯“悲喜剧”电影的“身体”意识[J]
.当代文坛,2016(3):121-124.
3
童道明.
范伟离卓别林比较近[J]
.大众电影,2008,0(7):1-1.
艺术百家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