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产优质小黑麦新品种——新小黑麦3号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孔广超
曹连莆
艾尼瓦尔
魏亦农
武镛祥
机构地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49,共1页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
基金
国家"8 63"项目 (2 0 0 1AA2 41162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项目 (NKBOISDXNK0 3 NY)
石河子大学资助项目 (2 0 0 2 48和 2 0 0 3 0 8)
关键词
小黑麦
高产优质
新品种
春性
赖氨酸含量
育成
生物产量
粮食
饲料作物
优点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43.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52
1
郭世华,何中虎,夏兰芹,王洪刚,张庆祝.
中国春小麦品种籽粒硬度等位变异的STS检测[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1797-1803.
被引量:9
2
胡守林,王汉全,赵书珍,顾明德,万素梅,刘今河.
12个紫花苜蓿品种营养价值分析[J]
.草业科学,2005,22(4):22-25.
被引量:39
3
刘振兴,杨振华,邱孝煊,刘玉环,林炎金,庄淑英,方红,林增泉.
肥料增产贡献率及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4(1):19-26.
被引量:55
4
林葆,林继雄,李家康.
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4(1):6-18.
被引量:231
5
李晓梅,赵开军.
八倍体小黑麦株高结构分析[J]
.作物杂志,1994(6):17-20.
被引量:4
6
李焰焰,聂传朋,董召荣.
优质饲草小黑麦的品种特性及研究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93-1094.
被引量:24
7
艾尼瓦尔,曹连莆,孔广超,李诚.
以饲草型为主冬春性兼顾是新疆小黑麦发展的方向[J]
.作物杂志,2005(4):7-8.
被引量:10
8
孔广超,曹连莆,艾尼瓦尔,魏亦农,孙元枢,王增远.
高产优质饲草型小黑麦新小黑麦2号的选育与应用[J]
.种子,2005,24(11):72-73.
被引量:13
9
黄超,李玲.
植物激素信号间的相互作用(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4):66-70.
被引量:3
10
赵满兴,周建斌,杨绒,郑险峰,翟丙年,李生秀.
不同施氮量对旱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素累积、运输和分配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143-149.
被引量:137
引证文献
10
1
孙敏,苗果园,杨珍平,高志强.
小黑麦、黑麦与普通小麦幼穗分化及形态建成差异的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2):81-85.
2
孙敏,苗果园,杨珍平,高志强.
小黑麦、黑麦与普通小麦粮用和饲用价值的差异[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4):644-648.
被引量:25
3
陈军营,张艳敏,李香妞,王红娟,陈新建.
小麦不同杂交组合F_1主要农艺性状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11):31-34.
被引量:3
4
殷稳娜,孔广超,王雪玉,高静涛,何萱.
六倍体小黑麦株高形成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J]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5):953-958.
被引量:4
5
殷稳娜,王雪玉,高静涛,何萱,孔广超.
六倍体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35-40.
被引量:1
6
张锡洲,匡艺,李廷轩.
施氮量对小黑麦生物量和氮素积累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6):1237-1242.
被引量:7
7
赵丹,田新会,杜文华.
甘肃省定西地区20个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的适宜播种期[J]
.草业科学,2016,33(4):722-730.
被引量:13
8
王萌,任丽彤,凌悦铭,谷海涛,孔广超.
小黑麦NAC转录因子基因TwNAC01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8(3):291-298.
被引量:2
9
王毓,李奇铮,马小东,王斌,王腾飞,兰剑,张宇.
播种期及收获期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24,32(2):637-645.
被引量:4
10
蒋奇伸,董海宾,高昌宇,尹燕亭,侯向阳.
2000—2022年我国小黑麦领域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4,45(6):171-17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时丽冉,白丽荣,郭晓丽.
低氮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黑麦幼苗生长及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19,0(6):37-42.
被引量:9
2
朱新开,孙建勇,郭文善,封超年,彭永欣.
不同类型小黑麦饲草产量和品质特性研究[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0,27(3):1-7.
被引量:16
3
谢光辉,韩东倩,王晓玉,吕润海.
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1):1-8.
被引量:151
4
林满堂,孙红霞,陈维虎.
小黑麦引种试验报告[J]
.牧草与饲料,2011,5(3):55-56.
被引量:2
5
朱铁霞,高凯,张永亮.
钾肥对小黑麦拔节期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1(6):57-59.
被引量:1
6
梁开明,章家恩,黄兆祥,全国明,赵本良.
不同强度的连续触摸式机械刺激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3,32(8):2035-2042.
被引量:3
7
张友旺,谷洁,杨玖,高华.
含四环素的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3,22(6):132-138.
被引量:1
8
刘杰,张凤云.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粮饲兼用小黑麦育种上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2):10-13.
被引量:4
9
李飞,代明,段清清,杨燕萍,车永和,张锦鹏,鲁玉清,李秀全,杨欣明.
冰草EST-SSR引物和小麦EST-SSR引物在黑麦属基因组的通用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6):735-739.
被引量:4
10
朱晓凤,黎冬华,王林海,张艳欣,高媛,魏鑫,张秀荣.
矮秆与高秆芝麻株高建成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比较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7(1):83-89.
被引量:6
1
棉花远缘杂交研究的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1990,18(2):16-19.
被引量:3
2
张荣琦,陈春环,吉万全.
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陕麦159的特性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9(2):120-120.
被引量:1
3
洪月云,卢川北.
一个优异的亲本材料—甘蔗远缘F1闽糖92—51[J]
.福建甘蔗,1995(2):13-16.
4
古旭.
幼胚培养产生硬粒小麦(4x)×普通小麦(6x)种间杂种植株[J]
.北京农业科学,1989(3):24-25.
5
张荣琦,陈春环,赵晓农.
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597的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193-195.
被引量:3
6
谢水仙,万安民,张庆勤,金社林,李继平,曹世勤.
小麦新资源对条锈病白粉病的抗性鉴定[J]
.植物保护,1997,23(6):3-5.
被引量:26
7
Malik.,M,向平.
通过远缘杂交培育两个新的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J]
.国外作物育种,1999,18(4):60-63.
8
李强,王保通,金欣藻,王芳.
小麦新品种(系)及中间材料抗纹枯病调查[J]
.陕西农业科学,2000,46(1):12-14.
被引量:3
9
李凤珍,马晓岗.
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远缘杂交F_1代性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01-11402.
被引量:2
10
李邦发.
小麦新品种西科麦6号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09(9):62-62.
被引量:3
麦类作物学报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