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变途径探析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演变途径的探讨和分析 ,说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在其演变与发展过程中 ,成功地把理性预期的思想引入到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框架中 ,从而建立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 ,弥补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对凯恩斯主义理论中的总供给曲线要重新认识。
作者
胡建渊
机构地区
南京财经大学人文社科部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0,共4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理性预期
价格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
总供给曲线
微观基础
分类号
F091.348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1
罗默 苏剑 罗涛 译.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75-486.
2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3..
3
黄树人.
当前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比较的启示[J]
.经济评论,2002(6):72-77.
被引量:10
4
明福德.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5
王耀中,童文俊.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J]
.经济学动态,2003(6):79-83.
被引量:6
6
赵春玲.
货币政策中性命题的重新认识[J]
.经济学家,2004(3):99-102.
被引量:3
7
Bruce Greenwald and Joseph Stilitz, New and Old Keynesians [ J ]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Winter, 1993,7 (1). P3-44.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贝纳西.《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多恩布什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年..
4
布兰查德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5
明福德.《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6
巴罗.《现代经济周期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年..
7
斯诺登 文和温纳齐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反思》[M].商务印书馆,2001年..
8
斯蒂芬J托洛维斯基.宏观经济动态学方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8-90.
9
欧阳明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376-394.
10
斯诺登 文和温纳齐克.《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M].商务印书馆,1998年..
共引文献
27
1
张荭.
西方两大主流学派政府干预观的形成及启示[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3-4.
2
张伟娟.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新古典宏观学派的比较[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4):181-182.
3
李云华.
货币中性问题探究[J]
.时代金融,2008,0(11):37-38.
4
马良.
凯恩斯主义价格刚性理论向价格粘性理论演进的路径分析[J]
.消费导刊,2008,0(16):21-21.
5
童文俊.
从研究范式的转变看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23-26.
被引量:2
6
王维强.
我国区域金融政策问题研究[J]
.财经研究,2005,31(2):110-119.
被引量:54
7
郭磊.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一种基于修正的索洛模型的估算[J]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3):49-52.
被引量:9
8
张德荣.
资源约束下的制度与制度变迁——对诺思国家理论的补充[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5):54-60.
被引量:2
9
彭志远,康丕菊.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发展评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47-49.
被引量:1
10
李国柱,马树才.
区域贸易差异与区域不平衡发展研究[J]
.商业研究,2007(8):24-26.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72
1
王红玲.
不完全信息与新凯恩斯主义价格刚性理论[J]
.经济评论,1997(5):71-75.
被引量:3
2
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陈安国,陆宁.
关于工资、价格刚性和经济波动的一般理论[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16(S1):87-91.
被引量:1
3
黄家骅.
新凯恩斯主义和非均衡经济理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9-56.
被引量:4
4
刘绪贻.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J]
.美国研究,1991,5(1):70-92.
被引量:12
5
雷达.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与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矛盾[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5(5):45-51.
被引量:1
6
郭熙保.
从需求经济学到供给经济学——供给学派述评[J]
.湖南社会科学,1989(5):9-13.
被引量:5
7
汪浩瀚,吴建绒.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流行范式与方法论基础[J]
.经济评论,2004(4):43-46.
被引量:4
8
王健,尹德洪.
新凯恩斯主义新拓展与“第三条道路”经济学[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9-13.
被引量:4
9
邹薇,田贤亮.
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政府的作用[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5):29-31.
被引量:1
10
王健,吴振球,尹德洪.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05(3):72-7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2
1
赵春玲.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评价与选择[J]
.生产力研究,2007(21):37-39.
被引量:2
2
马良.
凯恩斯主义价格刚性理论向价格粘性理论演进的路径分析[J]
.消费导刊,2008,0(16):21-21.
3
胡建渊,陈方正.
论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J]
.财贸经济,2005,26(7):39-42.
被引量:11
4
赵春玲,胡建渊.
理性预期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
.财贸研究,2005,16(4):7-10.
被引量:3
5
吴海民.
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4):14-19.
被引量:4
6
赵春玲.
理性预期与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分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7(6):41-43.
7
丛屹,林芳.
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主义取向及借鉴价值[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28(3):3-6.
被引量:2
8
王家庭,张换兆.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分析及政策含义[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9):1-5.
被引量:3
9
葛联迎.
论中央银行在新凯恩斯理论下应对市场波动的利率策略[J]
.特区经济,2011(6):59-60.
被引量:1
10
王磊.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评析——基于宏观经济理论前沿的视角[J]
.当代经济管理,2014,36(2):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朱浣君.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问题与货币政策实施情况[J]
.科技风,2009(5):64-66.
2
萨秋荣.
我国货币供给量M2的影响因素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4):50-51.
被引量:2
3
刘秀光.
货币徘徊在中性与非中性之间——货币中性理论综述和经验性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06,22(9):46-49.
被引量:2
4
张建斌,刘清华.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6):83-88.
被引量:2
5
谭明,杨富彬,钟毓非.
预期条件下资产价格膨胀与货币政策困境[J]
.商场现代化,2007(09Z):364-364.
6
王俊杰.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情况,2008(6):56-60.
被引量:2
7
范从来,程俊杰.
论我国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5):25-32.
被引量:5
8
王晓林.
论中国科学发展经济学理论纲领[J]
.经济学家,2008(6):33-39.
被引量:4
9
何问陶,王成进.
股市波动对货币供求的影响研究——理论和中国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家,2009(2):86-94.
被引量:4
10
刘钢.
对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两大流派的评述[J]
.全国商情,2009(10):62-64.
被引量:2
1
德克.贝泽默,沈梓鑫,李黎力.
信贷危机和经济衰退:一种范式检验[J]
.经济资料译丛,2012(4):71-84.
被引量:5
2
关韶峰,蔡明超.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18-2420.
被引量:1
3
尹恒.
宏观经济模型的时间框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2):115-120.
被引量:1
4
赵春玲,胡建渊.
理性预期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
.财贸研究,2005,16(4):7-10.
被引量:3
5
刘士武,陈太明,杜两省.
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理论模型[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28-32.
6
裴宏,李帮喜.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分配——基于分析马克思主义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2014(12):40-46.
被引量:3
7
姚先国,陈伶俐.
关于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若干问题[J]
.商业研究,2010(4):5-9.
被引量:7
8
严维石.
经济学研究方法演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3):39-44.
被引量:10
9
松木.
自然·人·经济学:一些趣想[J]
.经济学家茶座,2008(2):66-70.
10
姜敏.
刑法修改的法经济学考量[J]
.求索,2013(8):36-38.
被引量:1
当代经济研究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