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食品营养平衡质量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就灰色系统方法在食品营养平衡质量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和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统一性公式,并就食品营养质量表示法提出了建议。考虑婴儿断奶期婴儿食品的重要性,对樟树市一般断奶时为1岁的特点,就当地主要的5种婴儿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灰色综合评价.得出了令人可信的结果。
作者
郭爱明
肖玉秀
机构地区
江西樟树农校食品加工室
出处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2-16,共5页
Food Science
关键词
食品营养
质量综合评价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1
郭爱明,郭耀邦.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食品质量指标权重[J]
.食品科学,1994,15(7):6-10.
被引量:33
2
朱保本,吴跃芳.
立体农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初探[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4,10(2):109-114.
被引量:2
3
郭爱明.
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1994,15(4):3-6.
被引量:11
4
慕金波,杨红红.
灰色综合评判在企业环境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16(1):38-40.
被引量:7
5
樊治平.
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
.系统工程,1994,12(1):25-28.
被引量:74
6
双长明.
现代营养学中不同观点产生的原因(上篇)[J]
.中国食品,1992(9):4-5.
被引量:1
7
郭一斐.如何为孩子选购商店食品[J]中国食品,1991(11).
8
郭一斐.
工业化食品对儿童心智的不良影响[J]
.中国食品,1991(1):26-27.
被引量:1
9
胡波.
营养素与饮食结构[J]
.中国食品,1990(4):4-5.
被引量:1
10
蔺新英,刘近周,林希蕴.营养评分与食品生产[J]食品科学,1987(1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应明,傅国伟.
运用无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J]
.控制与决策,1993,8(1):25-29.
被引量:70
2
佟欣宇,刘玉辉,周剑峰,崔立杰,贺晓春.
灰色局势决策在农作物区域布局中的应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3,9(2):121-123.
被引量:7
3
黎东升.
AHP法在确定农村小康水平评价指标权重中的应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3,9(4):265-268.
被引量:8
4
严鸿和,陈玉祥,许昭明,杨皖苏.
专家评分机理与最优综合评价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9,9(2):19-23.
被引量:77
5
吴惠荣.江苏省农副产品收购量影响食品工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1991(03).
6
吕志俭,姜汝焘.应用模糊数学评价食品的感官质量[J]食品科学,1986(03).
7
张培正,伏建民,王瑛.
猕猴桃果实的耐贮性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食品科学,1991,12(2):10-12.
被引量:6
8
李伟汉.
食品加工工艺筛选的探讨[J]
.食品科学,1992,13(10):16-18.
被引量:1
9
程明熙.
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二项系数加权和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3,3(4):23-26.
被引量:58
10
镇常青.
多目标决策中的权重调查确定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7,7(2):16-24.
被引量:85
共引文献
122
1
卢勇.
某软土深基坑变形事故处理[J]
.建筑结构,2021,51(S02):1672-1678.
被引量:3
2
万冬华,蒙华,刘唐志,李丕安.
基于投影法的路线方案评价与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6):1129-1132.
被引量:7
3
张新华.
学科群体的评价模型[J]
.软科学,1999,13(S1):86-87.
4
黄定轩,武振业,宗蕴璋.
基于属性重要性的多属性客观权重分配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13(3):203-207.
被引量:29
5
宋光兴,杨德礼.
基于决策者偏好及赋权法一致性的组合赋权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26(9):1226-1230.
被引量:96
6
“鸡肋”变成“软黄金”[J]
.学习导报,2002(8):41-41.
7
郭爱明.
多目标决策的客观权解法及其应用[J]
.环境保护,1994,22(7):40-41.
被引量:2
8
王朝辉,王选仓.
复合式路面养护维修关键技术探讨[J]
.公路,2005,50(4):178-182.
被引量:8
9
陈伟.
关于TOPSIS法应用中的逆序问题及消除的方法[J]
.运筹与管理,2005,14(3):39-43.
被引量:60
10
何兆益,邓学钧.
路面养护改建项目优先排序的多属性决策方法[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5,14(2):60-6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
1
高志忠.
“养、助、益、充”与平衡膳食[J]
.食品与健康,1999,0(3):6-6.
被引量:1
2
陈合,郭志钧.
食品营养配方计算机优化设计[J]
.食品科学,1993,14(12):45-48.
被引量:5
3
姚敏,张伟民.
营养保健豆腐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1994,15(5):41-44.
被引量:29
4
郭爱明.
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1994,15(4):3-6.
被引量:11
5
赵虎山.
以上海四膜虫无小核株为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指示物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4,15(5):5-9.
被引量:2
6
郭爱明,郭耀邦.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食品质量指标权重[J]
.食品科学,1994,15(7):6-10.
被引量:33
7
陈合,贺小贤,陈辉.
营养膳食食谱的计算机设计[J]
.食品科学,1996,17(9):42-46.
被引量:10
8
吕志俭 姜汝煮.应用模糊数学评价食品的感官质量[J].食品科学,1986,3:1-5.
9
朱余尧 郭志瑞.应用模糊综合评判进行食品感官质量评价的实施报告[J].食品科学,1987,10:11-15.
10
(美)南希牛金特马恩谱译.食品与营养[M].北京:商业出版社,1988.57-58.
引证文献
3
1
郭爱明.
食物蛋白质中氨基酸平衡质量的灰色综合评价[J]
.食品科学,1995,16(3):3-7.
被引量:2
2
潘明,王世宽,杨东.
豆腐感官质量的灰色综合评判[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5):40-42.
被引量:3
3
谢涛,唐柳春.
青少年营养平衡食谱优化设计[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1):55-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彭述辉.
新兴交叉学科食品信息学初探[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1):115-118.
被引量:5
2
吴妍雯,谭薇,卢晓黎.
AHP与二次正交回归法在优化番茄辣椒酱关键工艺条件中的应用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5):158-162.
被引量:5
3
齐新,陈敏儿.
复混肥料肥效综合质量评价方法[J]
.中国标准化,1997(4):28-30.
4
张丽.
基于SIM-AHP的鼋汁狗肉综合指标评价[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8):149-150.
5
晏孝皋.
灰色关联法评价果蔬品质及其数据处理程序[J]
.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1998,11(3):71-74.
被引量:5
6
蒋伟,张莹,文梦娇,刘良忠,何东平,黄清吉,刘彩丽.
棕榈调和油在香辣酱中的应用[J]
.农业机械,2012(10):92-95.
被引量:4
7
何功秀,王旭,刘兴锋,刘年元.
湘西1年生和多年生森林蔬菜营养成分分析[J]
.经济林研究,2012,30(3):71-74.
被引量:3
1
郭爱明.
食物蛋白质中氨基酸平衡质量的灰色综合评价[J]
.食品科学,1995,16(3):3-7.
被引量:2
2
周易.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和评价[J]
.食品科学,1990,11(5):45-50.
3
骆岩,刘冬生,殷泰安.
断奶期婴儿米粉的配方及生产工艺[J]
.食品科学,1991,12(7):25-26.
被引量:7
4
王昀晖,吕宝骏.
生产低成本高质量起酥油探讨与实践[J]
.粮食与油脂,2001,14(5):40-41.
被引量:1
5
刘军,司波.
酿酒微生物的合理利用[J]
.酿酒科技,2017(4):76-78.
6
罗薇,韩志萍.
关于贵州饮料酒企业标准中糖的规定及检测方法的讨论[J]
.酿酒科技,1999(4):62-63.
7
韩志琦.
玉米酒精生产中干式脱胚提取玉米油新工艺的探讨与实践[J]
.酿酒科技,1994(1):67-68.
被引量:2
8
何益盖,陈钰萍,潘莉莉.
沿海地区甘蔗澄清工艺处理的探讨与实践[J]
.轻工科技,2013,29(4):38-39.
9
李世平,孙维新,周克渊,江希勤.
简化棉籽前处理工艺的探讨与实践[J]
.粮食与油脂,1997,10(1):48-50.
10
杨桂馥.
日本食品添加剂新的表示方法[J]
.食品工业科技,1991,12(6):44-47.
食品科学
199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