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小麦间套作对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小麦间套作对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赵延魁,王玉凤,阎春风,徐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王大君(凌源县农业中心)我省研究吨粮田起步较晚,且以往很少涉及吨粮田的栽培生理及对光热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明吨粮田的气候生态因子动态变化及产...
作者
赵延魁
王玉凤
阎春风
徐亮
王大君
机构地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4,共4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间作
套作
光热资源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4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174
1
李隆,李淑敏,孙建好,周丽莉,包兴国,张红刚,张福锁.
多样性增加生产力的一种机制——蚕豆和玉米间套作对根际磷吸收的促进[J]
.中国基础科学,2007(4):22-22.
被引量:105
2
佟屏亚.
试论耕作栽培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J]
.耕作与栽培,1993,13(4):1-7.
被引量:19
3
沈其荣,褚贵新,曹金留,曹云,殷晓燕.
从氮素营养的角度分析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177-1182.
被引量:30
4
宋丁全.
生物多样性基本概念及其数学方法[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20(2):1-4.
被引量:14
5
陈玉香,周道玮.
玉米-苜蓿间作的生态效应[J]
.生态环境,2003,12(4):467-468.
被引量:23
6
张明生,杨永华,杜建厂,谢波,付明学,刘顺桥,曹定涛.
从天冬-玉米的示范种植探讨“粮-药间套”增益模式[J]
.种子,2004,23(10):10-12.
被引量:5
7
王日升.
玉米新杂交种辽6107/丹340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辽宁农业科学,1993(1):27-32.
被引量:1
8
徐锦堂.
黄连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及前景展望[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26(6):601-603.
被引量:4
9
叶修祺,罗继春.
马铃薯玉米立体种植的小气候效应[J]
.中国农业气象,1993,14(3):23-26.
被引量:14
10
景锐,黄高宝,黄鹏.
小麦玉米带田空间构象及密、肥因素与产量关系的联合分析[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29(4):359-36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2
1
衣莹,侯立白.
小麦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2):66-71.
被引量:4
2
李彩虹,吴伯志.
玉米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5,13(2):85-89.
被引量:40
3
姜明月.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在我省发展前景初探[J]
.辽宁农业科学,1996(3):44-46.
4
周丽莉,祁建军,李先恩.
间套作与中药材的生态栽培[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4):77-80.
被引量:9
5
乌瑞翔,蒙和,乌秀雯,卢翠玲,刘淑花,白水.
对北方地区玉米、小麦立体栽培规范冠名的探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5):29-31.
被引量:2
6
衣莹,张雯,刘喜波,赵洪亮,张宇,侯立白,刘恩财.
中国北方小麦多熟种植发展现状与前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31-1632.
被引量:3
7
鸟瑞翔,刘荣权,李华.
内蒙古东南部水浇地“双千五田”立体栽培理论体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1999,15(1):25-27.
被引量:2
8
邹超煜,白岗栓,任志宏,宋耀兴.
河套灌区春小麦后茬复种发展方向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53-56.
被引量:5
9
高莹,吴普特,赵西宁,王自奎,孙喜军.
春小麦/春玉米间作模式光温环境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163-169.
被引量:9
10
刘天朋,赵甘霖,汪小楷,倪先林,胡炯凌,龙文靖,李元,丁国祥.
高梁—再生高粱/辣椒/马铃薯空间适配关系的比较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6,36(5):45-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赵青红,梁月清,劳艳红,农丽潇,凌永月,梁桂青,周媚,张美英,阮玉君.
崇左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特点及其发展初探[J]
.青海农技推广,2024(1):50-56.
2
姜海刚,张克明,王庆林,陈志盛,沈志宁,李雪峰.
小麦套种玉米增产机理及其效益评价[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6):55-55.
被引量:2
3
刘海,沈志君,李正强,林茂,吴明开.
白芍间作花生可行性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0):2361-2363.
被引量:4
4
何余堂,刘岩,马春颖,孟良玉.
辽宁玉米-油菜复种模式的初步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3):123-125.
被引量:5
5
乌瑞翔,蒙和,乌秀雯,卢翠玲,刘淑花,白水.
对北方地区玉米、小麦立体栽培规范冠名的探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5):29-31.
被引量:2
6
杨进有,曹秀霞,杨有贵,陈耀裕,王晓刚,张艳玲,剡学文.
小麦套种玉米经济效益及其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1):107-107.
被引量:9
7
何余堂,陈兴奎,解玉梅,薛艳颖.
玉米与油菜复种栽培的综合效益分析[J]
.作物杂志,2007(5):78-80.
被引量:4
8
王海东.
近年阜阳市小麦越冬期间热量条件变化特征与应对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40-6241.
9
何忠兰,周继华,唐明贤,叶嫩,林维胜,武功文,闻禄.
孟连陆稻间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效益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5):1235-1239.
被引量:1
10
刘发万,钟利,宋泽州,秦荣,张丽琴,赵燕,袁文珍,李卫芬.
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对辣椒病毒病的影响[J]
.长江蔬菜,2009(1):53-55.
被引量:4
1
王维桐,李福军,安宏伟,崔成祥.
玉米小麦间作的效益[J]
.气象,1993,19(2):54-55.
被引量:1
2
刘江春,张金辉,钮向宁,张磊,齐立学.
2009年夏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
.中国种业,2010(3):45-46.
被引量:2
3
常忠庆,米喜梅,李保民.
复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2003(7):26-27.
被引量:1
4
张立哲.
玉米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必要性[J]
.时代农机,2015,42(8):17-18.
5
史志诚.
陕西省玉米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6(6):75-79.
被引量:9
6
胡定汉,罗祖国,陈良美,龚德祥,刘先义.
甘蔗套种大豆高效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02,41(2):33-34.
被引量:5
7
王大钧,柳生,崔凤霞,于显.
凌源市玉米小麦间套种高产栽培技术[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6):635-636.
被引量:1
8
2BXY-6/2型玉米小麦播种机[J]
.农业机械,2008(14):39-39.
9
郭喜文,窦明.
朝天椒间作玉米高效栽培[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0):91-93.
被引量:2
10
傅晓峰.
甘蓝 西红柿 玉米 大白菜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J]
.河北农业科技,2008(22):22-22.
辽宁农业科学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