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的化控技术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的化控技术徐立华,李大庆,杨德银(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播期晚,播种时温度较高,棉苗生长发育快,且因种植密度比移栽棉高,容易旺长。本试验针对短季棉的生长发育特性,重点研究有关化控技术。经过与...
作者
徐立华
李大庆
杨德银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22,共3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棉花
短季棉
直播
助壮素
分类号
S562.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7
1
高福元,朱家骝.
不同生长期喷施“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29(S2):206-207.
被引量:5
2
陈建平,顾双平.
棉花应用缩节安衍生与复合效应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6):12-14.
被引量:2
3
马宗斌,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
短季棉豫早73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4):30-31.
被引量:13
4
杨可胜,易成新,朱延金,杨金龙.
棉花应用DPC化调效果及使用方法[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2):142-143.
被引量:4
5
李伶俐,谢德义,马宗斌,林同保,杜远仿,张东林,李志敏,台国琴.
麦后直播短季棉不同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3):239-242.
被引量:11
6
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房卫平,杨铁钢.
不同施肥量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9):61-63.
被引量:7
7
王荣堂,顾正清,刘章勇.
一季多熟种植模式中的光能利用问题的研究[J]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6,16(2):115-120.
被引量:9
8
邬飞波,金珠群,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种植密度对短季棉浙506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6):623-627.
被引量:1
9
邬飞波,许馥华,洪彩霞.
种植密度和EDTA对短季棉产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1997,9(1):5-9.
被引量:3
10
祁家凤,王昊.
棉花应用缩节安进行化学调控的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6):218-21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伶俐,杜远仿,张东林,马宗斌,谢德意.
不同密度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短季棉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7):51-54.
被引量:5
2
顾正清,戴凯书,王小琳.
棉花化学调控的产量效应及成因初探[J]
.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18(2):97-10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张东林,杜远仿.
钾肥对麦后直播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2):48-50.
被引量:4
2
阿不力米提,肉孜阿吉,热依木江.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105-106.
被引量:1
3
林桂华,张荣庆.
滴灌棉田苗期和打顶后化调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10(4):63-65.
被引量:7
4
高山,王冀川,韩秀峰,蔺胜权,谷磊.
杂交棉兆丰1号密度、化控效应的最佳配合模型[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74-77.
被引量:3
5
李凤瑞,史加亮,董灵艳,张东楼,赵文超,李子双,杨秀凤.
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生长环境优化研究[J]
.核农学报,2019,33(2):355-362.
被引量:8
6
董合忠,张艳军,张冬梅,代建龙,张旺锋.
基于集中收获的新型棉花群体结构[J]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24):4615-4624.
被引量:34
7
杨长琴,张国伟,刘瑞显.
种植密度与缩节胺(DPC)对麦后直播机采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6,32(6):1288-1293.
被引量:17
8
秦亚平,涂勇,顾正清.
群体透光率的测定在棉花高产优质群体构建中的应用[J]
.江西棉花,2002,24(4):11-14.
被引量:7
9
秦亚平,顾正清,张红星.
两个抗虫杂交棉的产量性状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2,41(5):57-57.
10
张耀武.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J]
.江西农业,2018(6):44-44.
1
玉米诱变育种专家——徐立华 副研究员[J]
.山东农业科学,2008,40(9).
2
徐立华,李秀章,陈祥龙,何循宏,徐红兵,扬德银.
棉花高产足肥的化学调控与器官建成[J]
.江西棉花,1998(4):21-23.
被引量:2
3
张香桂,荻佳春,钱大顺,陈旭舟.
对高活力杂交棉种子生产技术的探讨[J]
.种子世界,2000(7):28-29.
被引量:6
4
徐红兵,李秀章,徐立华,何循宏,陈祥龙,杨德银,范正辉,屠美英,袁春云.
里下河棉区地膜移栽棉的增产效应研究[J]
.江西棉花,1996,18(3):23-25.
被引量:1
5
刘汉文.
集并流转土地 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黄陂区利梓农机合作社创新农机服务模式[J]
.湖北农机化,2009(5):40-40.
6
张慧玲,曹德银,李布青,吴根娣.
环境与遗传因子对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1996,2(2).
7
何循宏,李秀章,陈祥龙,徐立华,徐红兵.
棉花苗床多效专用药剂─床草净[J]
.中国棉花,1994,21(11):26-26.
8
秋雨.
李大庆——我为红花遮风雨[J]
.企业家天地,2005(12):69-70.
江苏农业科学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