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机械工艺师》
CSCD
1994年第1期6-8,共3页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gineer
同被引文献86
1 徐九华,刘鹏,傅玉灿.超硬刀具高速切削钛合金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2011,0(14):26-30. 被引量:9
2 庞思勤,于启勋.稀土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性能与机理研究[J] .兵工学报,1994,15(3):66-70. 被引量:3
3 何宁,许洪昌,潘良贤,王珉.难加工材料高速切削[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28(2):230-234. 被引量:10
4 叶邦彦.导电加热切削的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M].-,1989..
5 孟安.难加工材料的高效切削技术的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M].,1997,3..
6 B.米尔斯 A.H.雷德福.工程材料的可切削性[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7 袁哲俊.金属切削刀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 冯彦锋,付国华,魏庆元.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J] .汽轮机技术,1997,39(1):61-64. 被引量:4
9 CHEUNG C F, LEE W B. A framework of a virtual machining and inspection system for diamond turning of precision optics [J]. J Mater Proc Technol, 2001,119:27-40.
10 隈部淳一郎.精密加工与振动切削:第1版[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1979.58-74.
引证文献10
1 曹雪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技术[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45-48. 被引量:1
2 黄传真,张凯,周建强.Al_2O_3-SiCp新型陶瓷刀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6(4):487-490. 被引量:2
3 于启勋,庞思勤.论现代制造技术中切削技术的新发展[J] .汽车工艺与材料,1996(4):1-6.
4 张元良,周志民,夏志辉.振动参数对金刚石切削不锈钢零件影响规律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45(6):819-822. 被引量:5
5 刘志兵,王西彬,解丽静.难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与加工实例[J] .新技术新工艺,2006(1):46-48. 被引量:17
6 刘文安,马光锋.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技术研究[J] .煤矿机械,1999,20(6):26-29. 被引量:4
7 王扬,孔宪俊,张宏志,杨立军,迟关心.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航空制造技术,2015,58(11):43-48. 被引量:3
8 齐德新,刘冠权,马光锋.BT20钛合金切削加工性浅析[J] .机械工程师,2002(10):28-30. 被引量:3
9 赵杨,黄树涛,许立福,张玉璞,于晓琳.铣削高强钢时高效余量去除的切削力研究[J] .工具技术,2022,56(4):28-33. 被引量:3
10 陈利平,袁淑英.GLH-5高铬合金切削加工性浅析[J] .通用机械,2003(5):48-49.
二级引证文献37
1 李祥友,曾晓雁.激光铣削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 .激光杂志,2007,28(5):8-9. 被引量:3
2 张念淮.难加工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技术[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46(7):46-48. 被引量:10
3 龚清洪,林勇,夏雪梅,楚王伟.碳纤维复合材料数控加工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12):176-178. 被引量:7
4 林岗,朱雅萍,毛伟.工件表面粗糙度预测实验系统的研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48-51. 被引量:3
5 李连进,尹梦晨.金属材料振动环境下的本构关系[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3):36-38. 被引量:3
6 郭峰,程晓芳.TC9对切削刀具的要求[J] .煤矿机械,2010,31(8):152-153.
7 康文利.浅谈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19):64-64. 被引量:1
8 王玲君,杨富明,关世玺.难加工材料的新型加工技术研究[J] .煤矿机械,2011,32(9):102-104. 被引量:3
9 戴登钊,周后明,祝贺,邓建新.陶瓷刀具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切削力试验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12):252-254. 被引量:7
10 张慧萍,王崇勋,杜煦.飞机起落架用300M超高强钢发展及研究现状[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16(6):73-76. 被引量: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