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国家计划》简介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入九十年代,岩石圈研究的重点已从岩石圈的结构、构造和演化转向过程和动力学。大陆动力学校认为是继板块构造之后新的理论生长点。本文根据《美国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国家计划》,简要介绍了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科学目标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主要研究方式和采用的高新技术状况。
作者
李晓波
机构地区
地矿部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基础室
出处
《地质科技管理》
1994年第5期25-2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大陆地质
岩石圈
分类号
P5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58
同被引文献
84
1
Yong-Fei Zheng,Guochun Zhao.
Two styles of plate tectonics in Earth’s history[J]
.Science Bulletin,2020,65(4):329-334.
被引量:56
2
郭安林,张国伟,程顺有.
超越板块构造——大陆地质研究新机遇评述[J]
.自然科学进展,2004,14(7):729-733.
被引量:17
3
SHU LiangShu,WANG Yan,SHA JinGeng,JIANG ShaoYong,YU JinHai,WANG YanBin.
Jurassic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tectonic settings of southeastern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9,52(12):1969-1978.
被引量:17
4
Xu Chen,YuanDong Zhang,JunXuan Fan,JunFeng Cheng,QiJian Li.
Ordovician graptolite-bearing strata in southern Jiangxi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Kwangsian Orogeny[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0,53(11):1602-1610.
被引量:37
5
孙枢.
中国地质科学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和重点[J]
.国土资源,2003(5):4-7.
被引量:9
6
金振民,姚玉鹏.
超越板块构造——我国构造地质学要做些什么?[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29(6):644-650.
被引量:29
7
孙枢.
对我国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若干思考[J]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6-10.
被引量:29
8
董树文,方景爽,李勇,朱洪吉,W. Schneider,H. Breitkreuz,F. Mattern.
下扬子中三叠世—中侏罗世沉积相与印支运动[J]
.地质论评,1994,40(2):111-119.
被引量:35
9
吴浩若,咸向阳,李曰俊,王忠诚,邝国敦.
桂南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广西古特提斯的初步探讨[J]
.科学通报,1994,39(9):809-812.
被引量:56
10
陈旭,戎嘉余,D.B.Rowley,张进,张元动,詹仁斌.
对华南早古生代板溪洋的质疑[J]
.地质论评,1995,41(5):389-400.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
4
1
张国伟,郭安林,董云鹏,赖绍聪,程顺有,姚安平.
深化大陆构造研究 发展板块构造 促进固体地球科学发展[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3):345-349.
被引量:4
2
张国伟,郭安林,董云鹏,姚安平.
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和大陆动力学[J]
.地学前缘,2011,18(3):1-12.
被引量:92
3
张国伟,郭安林,王岳军,李三忠,董云鹏,刘少峰,何登发,程顺有,鲁如魁,姚安平.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43(10):1553-1582.
被引量:468
4
张国伟,董云鹏,张进江,何登发,郭安林,姚安平.
当代地球科学和大地构造学研究发展的几点思考[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1(6):911-92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58
1
黄椿文,谢荣华,刘建英,杨家鸿,左华丽.
桂东北加里东期大宁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冶金管理,2021(11):97-98.
2
曹正林,邓宾,胡欣,杨荣军,徐宏远,刘重江,邱玉超,郑超,芦刚,刘四兵.
川西北缘晚三叠世源—汇体系构造年代学与沉积响应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11):1871-1886.
被引量:1
3
柴顺琪,李传新,卞从胜,高天,孙峥.
川中地区南华纪裂谷结构及深层油气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7):1203-1217.
4
李科甫,朱传庆.
华夏地块花岗岩生热率特征及其对地温场的影响[J]
.石油科学通报,2023,8(3):259-289.
被引量:1
5
文凯,李传新.
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J]
.地质学报,2020(2):426-438.
被引量:6
6
龚飞,魏元泵.
湖南蓝山县天鹅寨火山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J]
.国土资源导刊,2020(1):1-8.
7
何文刚,梅廉夫,朱光辉,杨松岭,胡志伟,肖述光,邹玉涛.
安达曼海海域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11,18(2):178-182.
被引量:11
8
张国伟,郭安林,董云鹏,姚安平.
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和大陆动力学[J]
.地学前缘,2011,18(3):1-12.
被引量:92
9
马随军.
论经营理念与售后服务[J]
.世界标准信息,2000(5):19-20.
10
王五力,郭胜哲.
中国东北古亚洲与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与转换[J]
.地质与资源,2012,21(1):27-34.
被引量:32
1
胡夏嵩.
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青海科技,1997,4(2):45-46.
2
赵重远,刘池洋.
大陆地质构造特点及其研究方法的思考[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1(2):55-63.
被引量:7
3
陆龙骅.
北极有没有臭氧洞?[J]
.中国科学探险,2012(2):32-33.
4
张良弼.
美国大陆科学钻探的特点[J]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5(3):39-45.
5
薛鲍.
我校承办大陆地质及大陆构造国际研讨会[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1):97-97.
6
青藏高原发现巨量天然气水合物[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9,34(5):56-56.
被引量:1
7
青藏高原发现“可燃冰”可供中国使用90年[J]
.消费,2009(40):36-37.
8
向冰山要水[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3):33-33.
9
曹济群.
当代地质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采撷——30届国际地质大会见闻[J]
.大冶科技,1997(1):3-9.
10
“可燃冰”破土而出[J]
.晚霞(下半月),2009(10):30-30.
地质科技管理
199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